热门事件

突然暴雷!暴跌99%,2000亿巨头崩了!“股神”大撤退

发布日期:2023-08-17 15:35

金龙鱼

近日,总市值超2000亿的“油茅”金龙鱼披露了最新财报,其中显示,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87.14亿元,同比下降0.64%;净利润仅有9.66亿元,同比下降51%,创上市以来同期新低;扣非净利润仅有0.14亿元,同比暴跌99%。

分季度来看,2023年一季度金龙鱼的净利润为8.54亿元;但到了二季度,其净利润却仅为1.12亿元,为上市以来单季最低,同比暴跌94%、环比暴跌87%;第二季度的扣非净利润更惨淡,亏损了2.26亿元。

与此同时,金龙鱼的毛利率、净利率均持续下行,均跌至历史低点,2023年上半年,金龙鱼的毛利率仅为4.15%、净利率仅为0.67%。

这显然是一份惨烈的财报,甚至是其上市以来交出的最差的一份中报。披露后,金龙鱼便遭到资本市场疯狂抛售,8月14日盘中,金龙鱼股价一度暴跌超11%,截止当日收盘,跌幅仍高达10.1%,目前最新总市值已跌破2000亿元。

拉长周期来看,自2020年10月上市至今,在2021年1月创下144.89元的历史最高价之后,金龙鱼股价便一路走低,截止最新收盘,期间最大跌幅超75%,总市值累计缩水接近59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10月,金龙鱼还将有48.79亿股、占比约90%的股份全部解禁;在股价持续走弱,业绩暴雷的背景下,投资者担忧巨量解禁对其后市进一步冲击。

面对崩塌的股价,一度被称为A股“油茅”(油中茅台)的金龙鱼彻底跌落神坛。

作为中国市场的粮油巨头,金龙鱼突然暴雷,无疑令市场大吃一惊。

其中,金龙鱼的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产品毛利为-1.415亿元,而去年同期为34亿元;同期,该板块业务收入增幅最大,达4.7%,但成本增幅更大,达14.22%,导致毛利率大降8.37%,是公司总体毛利率降幅的两倍多。

另外,从金龙鱼这两大产品的销量来看,2023年上半年增幅达12.79%,但公司营收却微降0.64%,意味着,金龙鱼的核心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

究其原因是,金龙鱼的毛利率只有11%-12%,但茅台的毛利率超过90%,而金龙鱼的净利率是3.5%-4%,茅台的净利率则高达52.68%。

复盘金龙鱼的历年财报发现,2020年第四季度,林园大举建仓买入金龙鱼,投资旗下2只私募基金(12号、158号)新进为金龙鱼第7、第8大流通股东。

2021年第一季度,林园继续加仓金龙鱼,旗下158号私募基金小幅加仓金龙鱼,林园投资166号、24号私募基金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私募投资12号私募基金退出。

2021年第二季度,林园继续买买买,旗下166号、158号、24号私募基金对金龙鱼均有一定幅度的加仓。

2021年第三季度,林园投资158号、24号、166号三只私募基金持仓未变,林园投资130号私募基金是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

怎料,金龙鱼股价持续走弱,2021年第四季度,林园旗下4只基金全线撤退,均从金龙鱼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消失”。

有市场人士分析称,林园可能在金龙鱼股价65元左右时,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减仓处理,认输退场。

但林园从未公开回应过抛售金龙鱼的时间点与原因,因此,他究竟是被动退出,还是主动止损,或者其他什么情况,一直都是个谜。

除了私募大佬以外,外资、机构股东也正在持续抛售金龙鱼。

据最新披露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以来,外资(陆股通)持续减仓金龙鱼,第一季度、二季度分别减持308.05万股、64.9万股,合计减持达372.95万股。而在2022年四季度,外资合计增持金龙鱼527.41万股,当季度金龙鱼股价均价、最低价分别为42.57元、37.55元,对比来看,陆股通的这笔增持或没有赚到钱。

与此同时,金龙鱼的第二大、第五大流通股股东融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GIC Private Limited均延续了一季度减持的动作,分别于二季度减持公司股份721.46万股、363万股。

有人撤退,自然有人接盘。据财报数据显示,由成曦、刘树荣管理的易方达创业板ETF,在今年第一季度、二季度分别增持金龙鱼229.64万股、93.53万股,截至目前,这部分股票均已被套。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分享到: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立即登录.

相关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