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网络业绩暴雷!机构投资者浮亏超20亿,王文京何解信任危机?_腾讯新闻+ 查看更多
文|拾盐士
作为国内软件赛道的龙头企业之一,用友网络(600588)曾以接近2000亿的市值和具备优势的市占率,获得“云茅”美誉。
但如今的用友网络,却在数字经济加速发展、行业一片向好之际逐渐跌落神坛,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近日,用友发布2023年中期业绩,净亏损达到8.45亿元,股价也随之暴跌,如今市值已不足600亿元,较高点蒸发了1300多亿元!
业绩亏损屡创新高、股价跌跌不休,王文京重新“出山”似乎也未能解决用友的发展瓶颈和投资者的信任危机。
转型步履维艰,净亏损创历史同期新高
今年上半年,用友网络创下上市 22 年以来最大幅度的中期亏损。
2023年1-6月,用友网络实现营收33.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5.37亿元同比下降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额为8.45亿元,亏损同比增加 5.89 亿元,亏损幅度扩大230.42%;扣非后净亏损额为 9.4 亿元,亏损同比增加 7.33 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出13.34亿元。
对此,用友网络在财报中解释称,主要受部分业务收入业绩阶段性下滑的影响,以及报告期末公司人员规模较去年同期增加2111人,导致报告期内营业成本和销售、研发及管理费用之和较去年同期增加4.6亿的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用友是国内老牌软件企业,其1.0战略发展阶段的核心产品是财务软件,2.0战略发展的核心产品是以ERP为代表的管理软件。随着行业的发展,公司近年来开始向3.0战略推进,于2015年推出“云转型”策略,形成以企业云服务为核心,软件、金融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布局。
2020年,用友网络进入3.0战略第二阶段,进一步加速向云服务转型的脚步。如今,云服务业务已成为公司营收主力军。今年上半年,公司云服务业务收入为23.46亿元,同比增长2%,软件业务收入则持续收缩。
但值得注意的是,云服务业务不仅增速在逐年放缓,新增付费客户数量也几乎不再增长。2022年财报显示,云业务收入增速为19.4%,而2021年增速高达55.5%。到了今年上半年,收入增速仅为2%。
新增付费客户情况也不容乐观,2022年上半年为6.62万家,到了2023 年上半年,这一数据仅有5.95万家,增量用户的跌幅不容小觑。
据财报数据,用友业绩自2020年开始就有下滑的趋势,而用友大幅提高研发资本化比例的现象也是从2020年开始的。在此之前,公司研发资本化比例维持在10%至15%之间。而2020年至2022年,公司研发资本化比例分别为23.64%、35.88%、47.90%,比例持续攀升。
另外,与研发费用增长成正比的还有销售费用。2020年至2022年,用友网络销售费用分别为15.37亿元、20.27亿元和22.35亿元,分别占同期营业收入的18.02%、22.7%、24.14%,这对用友利润的压力也是不小。
但遗憾的是,逐年升高的销售费用却未给用友网络带来理想中的回报。而且转型多年为何越转越亏,也让不少投资者感到疑惑。对此,用友网络的解释是上半年推行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业务组织模式升级,“业务组织的全面变革需要一定的转换时间”。
但这个解释并不能让投资者满意。近年来,用友网络“议价弱成本高”的商业模式是否存在“缺陷”早已被业内质疑。在业绩增长承压下,用友网络巨额定增出现浮亏,既坑了机构又亏了散户。
“云茅”前路未知,王文京的改革和转型措施是否能助用友重回巅峰,我们不得而知。
旗下多家公司谋求IPO
王文京构建用友系“资本帝国”
公开资料显示,用友网络的创始人及董事长王文京是前江西首富。2020年,随着用友网络的市值达到高点,王文京的个人身家也达到 630 亿元,荣登《2021 年胡润百富榜》榜单第63位。但后来随着用友市值暴跌,如今江西首富之位已被他人取代。
图为王文京/来源网络
王文京于1964年出生,1988年他与苏启强合伙创办用友公司。1990年,担任用友电子财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5年2月,担任用友软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在执掌用友二十余年后,2019年1月,王文京宣布辞去总裁职务,陈强兵接任用友网络CEO。辞去总裁职务后,王文京继续担任用友网络董事长及董事会下设的相关专门委员会委员,似乎有意退居二线。
但随着用友业绩大幅下滑,2021年1月,王文京重新出山执掌用友网络,再次兼任公司总裁。
至此,王文京开始了“快准狠“的变革之路。用友放弃了单纯运营软件相关业务的路线,开始进行产业多元化发展,并通过用友网络,进行多产业布局,即现在人们熟知的“用友系”。
与此同时,王文京还对用友旗下多家公司开展了密集的业务拆分和资本运作,开启了子公司分拆上市计划。
首先,用友旗下主营汽车营销信息系统业务的公司——用友汽车开始了登录科创板的计划,并在去年3月通过科创板注册,拟募资5.63亿元。4月19日,用友汽车已通过上市申请并在A股开始募股。
但在2021年,用友汽车的科创属性曾多次受到上交所问询,其中排在首位的问题即为公司的科创属性。首轮问询回复中,用友汽车为证明自身的科创属性,曾将车企营销系统归类为工业软件,这遭到了上交所再次追问。
随后,王文京又计划将用友金融等子公司分拆至北交所上市。但2021年9月,用友金融在新三板停牌,随后通过了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的辅导验收,准备通过北交所上市,成为首家宣布拟在北交所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
今年上半年,用友金融宣布拟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继续完成受疫情而搁置的上市进程。但是,用友金融业绩波动幅度大、产品青黄不接、持续盈利能力存疑、向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等情况,也成为监管层重点关注的问题。
此外,同样从用友旗下拆分出来的新道科技也在冲刺北交所上市,该公司主营业务是为高等及职业院校提供教育软件、云服务、咨询及培训服务,不过其在2022年底已经被北交所终止审核;用友旗下已在港股上市的支付公司畅捷通也在2021年3月启动了创业板上市辅导,不过至今仍未能上市。
可以看到,王文京正在构建一个“用友系”资本帝国,并采用各种资本手段为用友网络募得更多发展资金。
大股东黯然离场
多家投资机构被套,浮亏已超2亿元
除了操盘多家子公司上市为用友募资,王文京还推动了重大资本项目——定增53亿元以推动用友网络的业务升级。
2022年1月,用友网络披露了定增公告,增发数量约1.7亿股,每股价格为31.95元,定增募资约53亿元,发行对象合计17位。
这也是用友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募资,引来了不少资本捧场,包括高瓴旗下HHLR、中金公司、申万宏源、GIC、摩根大通以及私募大佬葛卫东等一众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和牛散。
据媒体报道,为了吸引资本参与定增,用友网络曾给出了很高的“业绩指引”。
但让一众资本玩家意想不到的是,自这次巨额定增后公司的股价持续下挫,2021年以来,用友网络的股价最低点时仅16.28元/股,这也让众机构投资者出现浮亏,盈利似乎遥遥无期。
然而在股价暴跌后,用友网络却表示从未给过机构方任何投资承诺。此举让用友网络一度陷入信任危机,也让投资者对其失去信心和耐心。
以知名牛散葛卫东为例,2017年下半年,这位资本市场的传奇大牛出现在用友网络前十大股东中,五年间也享受到了用友网络翻倍式的浮盈,还曾不断加码,一度升至第四大股东,持股比例最高超过3.7%。
但随着2022年用友网络持续亏损和股价下跌,葛卫东也不得不放弃用友,割肉离场。2022年累计减持超7084万股,如今已淡出前十大股东行列。
截至9月15日午盘,用友网络股价为17.06元/股,总市值585.69.7亿元。距离2020年的1700亿市值相比已然跌去超过1000亿,本次参与定增的17名对象已浮亏超2亿元,解套似乎遥遥无期。
除了投资者,市场对于用友的“信任危机”也未解除。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3.5万家,软件业务收入超过10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云服务、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10427亿元,同比增长8.7%。
为了增强竞争力,近年来浪潮和金蝶国际等老牌信息企业持续发力转型,其中一直深研中小市场的金蝶国际除了开始向大型企业拓展业务,并且还与阿里、亚马逊和腾讯等达成合作,共拓市场。
与其相比,用友的发展就略显逊色。为了解决用友面临的困境,今年上半年王文京又开始对用友进行新一轮大变革,进行全面组织架构调整。
据用友内部人员透露,董事长王文京亲自推动用友此次组织架构调整,并已筹划准备一年多的时间,意在对标SAP、华为等知名公司的业务组织。
不过有专家表示,用友的这套组织架构的调整并没有关于研发方面的规划,换言之,组织架构调整只停留在面向大客户的销售业务。还有投资者担忧,用友网络一旦失败,那意味着此前的销售优势被摧毁后又无法建立新的销售优势。
用友前路何解、王文京“操刀”的一系列措施又能否解决用友面临的困境?一切还有待时间和市场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