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花费50万为自闭症儿子“经络重构”,无效后不给退款,是否涉嫌诈骗?_腾讯新闻+ 查看更多
近日,一起因自闭症治疗引发的骗局事件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常熟市民王先生,为了儿子的康复,不惜花费近50万元参与一家名为“洽圩健康”的机构所谓的“经络重构”治疗,但最终却未见明显效果。 这一事件牵涉到了家长的绝望、机构的虚假宣传、专家的质疑以及法律的审视。本文将详尽分析该事件,包括家长的处境、机构的行为、专家的观点和可能的法律责任。
家长的困境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治疗一直备受关注。王先生和妻子,像许多自闭症患儿的家长一样,为了儿子的康复不遗余力。他们先后尝试了多种治疗方式,包括康复机构和中药治疗,但都未见明显效果。在绝望之际,他们听信了“洽圩健康”机构的虚假宣传,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这家机构所谓的“经络重构”治疗上。
机构的虚假宣传
“洽圩健康”机构声称采用的是中医技术,通过经络调理来治疗自闭症。他们承诺了治疗的高成功率,声称治疗方案已获国家批准。然而,问题在于这种所谓的“经络重构”治疗是否真的科学有效。根据专家的观点,自闭症的治疗需要时间,而且并没有一种治疗方法可以迅速治愈。此外,该机构声称的治疗方法在医学界并不被广泛认可,也没有科学依据支持其有效性。
网友的观点
社交媒体上,网友们对这一事件表达了广泛的观点和看法。有人表示同情家长的困境,认为他们是出于对孩子的爱而寻求各种治疗方式。 一位网友留言说:“作为家长,我们都愿意为孩子的康复不惜一切代价。”这反映了许多家长在面对自闭症时的无奈和坚持。
然而,也有网友对治疗机构提出了质疑,认为机构的虚假宣传是不道德的行为。 一位网友评论说:“这些机构为了谋取暴利,不惜欺骗绝望的家长,这是道德沦丧的表现。” 这一观点强调了医疗机构必须遵循道德和法律规范,不能滥用家长的信任。
专家观点
从专家的角度来看,自闭症的治疗需要综合的、长期的干预,而且并不存在一种能够迅速治愈的方法。因此,机构声称的“经络重构”治疗方法在医学界没有得到广泛认可,也没有科学依据支持其有效性。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徐秀教授表示:“所谓通过压力波技术仪器刺激儿童手臂,来治疗儿童自闭症的疗法,数十年从医生涯中从未听闻。”
在法律层面,这一事件涉及多个潜在的罪名和法律问题:
虚假广告罪:如果该机构的宣传被证明存在虚假成分,可能触犯虚假广告罪。我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据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医疗诈骗罪:如果该机构在治疗中存在诈骗行为,涉及的责任人员可能构成医疗诈骗罪。医疗诈骗罪通常是指虚假地标明医疗服务或药物的性质或效果,以获取不正当利益。
合同法问题:机构与家长签订了治疗协议,如果机构未按合同约定提供服务,可能触犯合同法,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退款义务。
医疗机构违规经营:该机构涉及的治疗方式可能不在其经营范围内,因此也可能触犯了相关的行业监管法规。
这一事件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反思
在寻求医疗治疗时,家长们的担忧和希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必须谨慎行事。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咨询专业医生,以及采用经过科学验证的治疗方法,将是保护患者和家长的最佳途径。医疗市场需要更多的监管和透明度,以杜绝虚假宣传和不道德的行为。只有通过法律的力量,我们才能确保医疗行业的诚信和公平。
你是否听说过类似的自闭症治疗案例?或者有亲朋好友经历过类似的情况?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经验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