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增加春假”上热搜 网友:“大人不放假,孩子谁来带?”-新闻中心-中国宁波网+ 查看更多
“我们建议在全国统一推行学生春假制度,研究结合‘五一’假期,考虑为全国学校统一制定春假。可从暑假或寒假调出一周左右时间,在‘五一’假期前后,为学生安排一周左右的春假。”近日,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和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联合发布的《关于优化学校假期统一推出“春假”的建议》(下称《建议》),引发网络广泛关注。
202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其中明确指出,“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促进假日消费。”
《建议》分析,国内寒暑假的时间分布,暑假时间一般会在7月初到8月底,而寒假时间会在每年的1月中旬到2月末期间。所以在每年的4月、5月和10月、11月是空档时期,而且,对于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的中国来说,春秋季节是最适合出游的季节。可考虑适当缩短暑假或寒假的天数,将释放出的时间用于增加春假或秋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合理优化学生假期安排。
网友对此也议论纷纷——“我认为此意见很好,盼能采纳”“几时研究出来?万分期待”“杭州好像早就有了”“非常有必要错峰出游”“小孩放假了,大人不放假,孩子谁来带”……一时间,#专家呼吁增加春假##梁建章呼吁全国推行学生春假##戴斌梁建章呼吁增加春假##梁建章呼吁学生五一连休14天#等相关话题相继登上微博热搜。
法治网研究院注意到,《建议》还提出,视春假制度执行情况,再逐步考虑推行秋假制度。
2013年2月,由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实施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就明确指出,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
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规定:“在教学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中小学可按有关规定安排放春假”。
2019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发布的《关于改善节假日旅游出行环境促进旅游消费的实施意见》也提出,各地可以结合气候环境等情况统筹寒暑假时间,制定出台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的办法,引导职工家庭在适宜出行季节带薪休假。
近年来,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大范围推广中小学生“春秋假”制度。教育部2020年在答复中表示,在保证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完成好正常教育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长的前提下,学校放假时间包括春秋假时间由各地、高等学校结合实际作出具体安排。
当前,一些地方也在积极探索。例如浙江省杭州市自2014年起在全国率先进行中小学春、秋假试点,在每学年总教学时间不变的前提下,推行春假、暑假、秋假和寒假;浙江省嘉兴市自2015年起,推行普通高中“学段制”的教学安排,各高中学校在原有寒暑假的基础上,增加春假和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
法治网研究院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安徽宿州航空职业学院、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绵阳飞行职业学院等在内的多所高校也在推行“春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