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留学上热搜!课堂中国人多就说英国硕士水,这是什么逻辑?_同学_评论_大学+ 查看更多
话题目前的阅读人次已突破1.2亿次
图源:微博
多所英国名校出现类似情况
其实 话题刚上热搜榜的时候 ,评论区还算是比较祥和的。
虽然难免有一些酸溜溜的评论,说什么“人傻钱多”、“留学都是有钱人才去”、“留学生就是崇洋媚外”之类的,基本都是些见怪不怪的刻板印象了。
懂的人看了这些,只会一笑置之,回敬一句“呵呵”。
而 留学生们则大多都在讨论“班里都是中国人是一种什么体验”,觉得这样的情况很有趣 。
根据视频中看到的PPT邮箱,有同学猜测,今天上了微博热搜的是约克大学。
图源:微博@梧桐Video
很多 留学生分享,多所英国名校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发现自己所在的班级有很多中国学生。
不仅是约克大学,还有 UCL、南安普顿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华威大学 等等。
有同学说, 中国学生都很好学,哪里有中国学生哪里就卷起来了 。
还有格拉的同学打趣说, 学校附近的火车站就像春运火车站一样 。该说不说的,突然就有画面了呢。
也有同学没赶上这样的情况,表示 羡慕别人家大学和课系有这么多同胞,自己上课可孤独了 。
因为热搜视频中还提及, 刚巧授课的老师也是中国人 ,所以还有同学好奇地问:“ 老师会讲着讲着直接讲中文吗? ”
中国学生多就是英硕水?
但是祥和的氛围很快就被一些奇葩网友给扰乱了。
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突然就出现了 大批的评论,认为中国学生多说明英国硕士很水 。
甚至还有人说, 国内上不了好的大学,才会选择英国留学 。
就有点好笑。
中国学生比一些英国学生成绩优秀 ,所以中国学生多,不行吗? 想出国深造,拓宽眼界、提升自己 ,不行吗?
有中国人就是水?中国人多就是水?这是什么逻辑? 班里的国籍分布和学生学习认不认真没有关系。
打个字就说英硕水,轻轻松松在评论区指点江山,不如也来“水”一个,自己申请试试?
雅思先考过6再来评论吧。
真的就莫名其妙的。
本来只是一件令人觉得有趣的事儿,怎么就成了一些人借题发挥的场所了?
第一,不是全英大学都有“班里中国学生多”的情况。
不能以偏概全,要具体看是什么专业,比如中国学生会比较偏爱商科。上文中提及的多所大学里,也不是每个专业、每个班级都有很多中国学生。
第二,出现这样现象的学校大多都是名校。
中国学生成绩好,想去好学校这不是很正常的么?英国学生自己成绩不行,那也怪不着留学生吧。
如何评价英硕水不水?
首先,臻留学觉得, 无法去一概而论地说英国硕士水不水 ,这太宽泛了。
就像国内会有一些提供低质量课程的大学一样, 英国也是有野鸡大学的 ,所以 教育部专门出了一份名单 ,以帮助想去留学的同学辨别“真假”。
时间短,但课业繁重
对于好学校来说,时间短并不会影响课程含金量 。
相反地,正因为时间短,英国留学生的学业压力也很大, 作业多、学习节奏快 ,要一边适应中英教学差异、一边熟悉语言环境。
留学生在英国读 一年制硕士课程,就是单纯的学习,非常忙碌 。
有的专业学生甚至一个月要写好几篇论文,每篇论文数千字,轻则熬到头秃,也有同学因为写不出论文而焦虑。
期末考核内卷严重
并且,英国大学的 期末考核既严格又紧凑 ,会压得留学生喘不过气来,一点也不轻松, 熬夜泡图书馆到凌晨三四点是基本操作 。
根据专业不同,有些同学是直接考试;而有的同学则不考试,需要交一篇论文。论文考核需要阅读大量参考文献,很考验辩证思考的能力。
花钱买个学位这种事,根本不可能发生在好学校里 。
名校申请要求很高
英国大学 对于国内学生的申请要求也很高,尤其是世界排名靠前的名校 ,不仅 卡均分 (通常是80%以上),还会 卡毕业院校 是不是名牌大学。
并且还有 雅思成绩要求 ,每年可能还会提高申请难度
完成层层关卡,才能顺利申请入读英国大学,并 不是谁想去都能去的 。
关于中国老师在英授课
最后臻留学还想说说关于中国老师在英国大学授课的事。
在今日微博热搜的评论区中,还有 很多不友好的声音,认为中国老师授课的课程就是刷学分,觉得课程水 。
但事实是,能在英国大学 任教的都是很优秀的老师 ,为什么要诋毁自己的同胞呢?
举个例子。比如 诺丁汉大学的一名中国籍社会学助理教授,江西人士 。
他毕业于山西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申请到阿斯顿大学进行交换学习,随后又取得了 KCL儿童研究专业硕士学位 ,接着又在获得 全额博士奖学金在格拉斯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
从格大毕业后,他曾 先后在朴茨茅斯大学和UCL担任讲师 、研究员、研究生导师。
现在他仍是UCL教育学院荣誉讲师。
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申到英硕的,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当英国大学老师的。
对于那些不经思考、动不动就说别人水的人,臻留学只嗅到了一股酸味儿。
倒也不必和这些人动气,纯属浪费时间。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