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数十亿,买千万游艇打60万美体针,女子被抓后称:这辈子值了_腾讯新闻+ 查看更多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昔日亿万富婆,集团公司总裁,号称是李嘉诚的熟人,却在一夜之间消失,留下数十亿欠款逃之夭夭。
当债主追债上门后,才发现这是一股惊天大骗局,相貌平平,学历一般般,都丝毫没有影响女子发家致富,靠着最简单的手段,她一再得手。
甚至被抓后还嚣张地声称:这辈子值了! 钱,是一个魔鬼般的词语,有人没它不行,有人为它疯狂,有人为它铤而走险,有人为它绞尽脑汁。
这个女人就中了钱的魔咒,她是谁?又为钱财疯狂到什么地步?
从小骗到大骗
李宝华,曾经的厦门明大集团总裁,真实身份却是来自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后溪镇英村的一名普通村民。
1976年生人,父亲是普通农民,农闲时候做点豆腐然后骑着三轮车在村头兜卖,小时候的李宝华经常帮父亲一起卖豆腐。
同村的村民们至今还对李家的这个姑娘有印象,开朗,热情,活泼,尤其是那张嘴,能说会道,能把自己家的豆腐给吹上天。
初中时候,因为学习成绩差就从学校辍学了,在家里待了一阵子后,她怀揣着出去闯一闯的想法来到了厦门。
上世纪80、90年代,沿海地区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各式各样的新东西层出不穷。
汽车,手机,人们穿的光鲜亮丽,大街上商品繁多的店铺,第一次走出农村的李宝华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有人在努力赚钱,就有人想不劳而获,李宝华在一次次的物质诱惑当中逐渐迷失了自己,步入了想不劳而获的道路。
刚刚来到厦门的时候,她什么都不懂,为了生活就到工厂去上班,做衣服,打包装,每天就在流水线和宿舍之间活动。
好不容易攒够了些钱后,她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做生意当中,在最繁华的路段支起了个小摊位,还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
丈夫比她大好几岁,在厦门做着帮人租车的生意,夫妻俩平平淡淡地过了好几年,有了一个儿子,最终还是在柴米油盐中结束了。
李宝华受不了和丈夫整天过着这样的生活,尤其是在她认识了一个自称是有着赚大钱手段的老板李某(化名)后。
李某是她在一次偶然当中认识的,俩人交谈甚欢,他告诉李宝华,自己是搞电脑的,正在筹备一个新的发展项目,只要成功,就可以赚到大钱。
在那个年代,电脑是十分稀有的,就连李宝华也只听过没有见过,她对李某的话深信不疑,李某还带她亲自使用了自己的电脑。
做什么项目?怎么做?李某没有具体告诉她,只是要她先加入自己的电脑协会, 入会费5000元,将来可以获得的回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听起来稳赚不赔而且利润几十倍、几百倍的生意,李宝华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只是这5000元的会费,着实让她辛苦了一番。
她每月赚个几百,丈夫倒是每月能有个1000多,5000块他们一家要存上好久,因为这件事,丈夫和她离了婚,把儿子也留给了她。
好不容易交了会费后,李某终于向她透露了实情,原来,李某就是一个妥妥的传销头子,他要李宝华替他拉人,每拉到协会一个人交费,她就可以分得多少钱。
这5000块钱李宝华到最后也没有全部赚回来,她拉了几个人后就被公安机关抓到了,老板李某逃之夭夭,她则承担了全部的罪行。
这样的一次经历,让她痛苦万分,丢了工作,进了劳教所,更是背上了“诈骗犯”的罪名, 可李宝华却没有在劳教所里洗心革面,反而是一出来后就重操旧业,再度走上了诈骗的道路。
2001年,25岁的李宝华走出了劳教所的大门,一贫如洗,兜里穷的叮当响,她第一件事就是先回了父母家一趟。
在父母家暂住了一段时间后,她再度离家了,这次,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就连父母也不知道,李宝华走向父母许诺,不出5年,她就会赚到大钱回来。
2005年前后,李宝华穿的珠光宝气地回来了,给父母带回来了许多礼物,新衣服,新鞋子的同时,还告诉了父母一件事。
她正在筹备一件大事,需要一笔钱作为启动的本钱,希望父母帮她向父老乡亲们借一点,父母看她出手阔绰,还以为她有了成就,便一口应允了下来。
说起来李宝华真是一个魔鬼,她用父母厚着脸皮借来的村民们的血汗钱去干起违法的勾当,只是为了图自己的享乐。
2006年,厦门东方明大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了,李宝华用父母借来的钱租了一个办公场所,还煞有其事地挂上了招牌。
公司成立的前两个月,李宝华什么都没干,只是不停地以老板的名义,和其他公司的老板见面,谈业务,谈合作。
她的目的也不是真正的要和对方谈合作,而是去详细了解对方公司的构成和业务内容,没有经营过公司的李宝华,第一步干的就是学习别人的经营模式。
要是她真的学习了,安心地做业务,说不定真的成功了,可她的学习只是抄袭,为的就是向别人介绍自己公司的时候能够显得真实。
而且她还把对方的公司作为自己底下的子公司, 又成立了一家厦门明大置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虚报注册资金5000万元,还将两家公司合并称“明大集团 ”。
“明大”这个名字,是她从香港电视剧里得到的灵感,为了把自己装扮的像是从香港来的投资商人,她找了个人假扮李嘉诚的儿子。
凌如发,是李宝华特意从香港找来的,李宝华对外声称这个李嘉诚的私生子“林晓东”和她有不一般的关系,就连自己的集团公司都有林晓东的注资。
到了这一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李宝华的诈骗之路就此正式开始了,第一笔诈骗款就骗了一个女老板800多万。
她告诉对方,自己在北京有一个房地产项目,是和香港公司合作开发的,现在正在招标,只要投入,除了每年的利息之外,还能获得本金+利润的回报。
女老板一开始十分怀疑,毕竟是商场老手,对这种子虚乌有的项目总是十分谨慎的,李宝华跟了她前后2个多月,总算是让她相信了自己的项目。
她带着女老板去了北京,亲眼看到了正在开发的房地产项目,还见到了“李嘉诚的私生子”林晓东。
光是这一个项目,李宝华就前前后后从4个人手里骗取了2000多万的投资,而投资者只收到了李宝华打的欠条。
手里有了钱之后,李宝华的动作就更大了,她和这些老板们搭上了关系,总是四处拉着她们到处参观自己的“项目”
像是丁俊晖台球俱乐部、水晶之约KTV、名为“富婆会所”的馨名媛女子私人会所,据悉这个私人会所光是入会费就要30万元,还要提供5000万以上的资产证明。
这些项目,都是李宝华用骗来的钱投资的,拿别人的钱当成自己的投资,然后再去骗取投资者的信任,李宝华简直如鱼得水。
奢侈生活
2007年的时候,李宝华荣归故里,把父母当初厚着脸皮借来的钱都给还了,还给乡亲们送了不少礼物。
在乡亲们眼里,李宝华功成名就,李家出了个成功人士,父母也倍有面子,李宝华还出钱给父母在村子里盖起了一个杂货店,让父母可以借此营生。
实际上村民们没人知道李宝华究竟是做什么的,只知道李宝华回乡的时候开着气派的大轿车,脖子上的珍珠项链有小石头那么大。
每一笔骗来的钱,李宝华绝大部分都拿来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了,财富来的太容易,让她花起来也是大手大脚。
香港,厦门,上海,李宝华在好几个地方都购置了3套以上的房产,每当钱不够的时候,她就会找到自己生意上的“姐妹们”
在认识她的老板们眼中,李宝华能说会道,身家成谜,而且和她们打成一片,对待她们起来也显得十分大方。
每次和李宝华见面,她总是拉着这些老板们到处购物消费,开豪华汽车,做游艇,出入高档场所,购买珠宝。
李宝华的家里光是名牌包包就放满了一屋子,车库里还停着好几辆价值百万千万的汽车,到珠宝店购物的时候,她豪气得放话:“随便挑,我买单”
衣服、首饰,李宝华花在这上面的钱是最多的,为了漂亮,她每年都要打上60万的美体针,她的私人会所里,提供的燕窝比水都多。
李宝华越是这样,她的“姐妹们”对她越是深信不疑,每当李宝华有什么好的投资项目的时候,她们都会爽快的出手。
什么丹麦油田开发,非洲矿山开发,她用的理由越“奇怪”,老板们越是对她信以为真,难道老板们都是傻子吗?
其实李宝华也明白,她是真的有给这些投资人们一定的回报,每年的借钱利息,她都会足额地还给投资人,还会适时地回报一部分利润。
到她后来被发现的时候,她一共骗了3、40个人,总金额达到近30亿元,而她支付的利息和利润就有10亿多。
东窗事发
一开始几百万,几千万的时候承担的利息也不高,所以她能过的逍遥自在,一边支付着利息,一边拿剩下的钱到处消费。
可等到上亿的时候,她再也无力偿还了,也就是这时候,她预感到了自己已经走到穷途末路了,就联合丈夫上演了最后一出戏。
李宝华的第二任丈夫王某(化名)是四川人,和她在商场上认识的,两人一拍即合,王某在李宝华的诈骗生涯中也出了不少力。
2010年末,李宝华打电话给她生意上的“姐妹们”,借口丈夫拿钱去投资,结果被套牢了,短期内拿不回来,现在她要和丈夫离婚 。
眼泪,哭诉,在李宝华逼真的演技面前,前来安慰的“姐妹们”不计其数,更是纷纷出手相助,帮助夫妻二人暂时渡过危机。
“她一共融了几亿元,说是暂时的投资,到后期都会连本带利的回来的,我们看着她和丈夫闹得那么凶,心里也于心不忍,毕竟认识了好几年,现在才知道一切都是演的”
事后这些老板们后悔不已,而李宝华融完了这笔钱后,就销声匿迹了,她告诉别人自己到香港去看项目去了,实际上却是携款逃亡了。
假李嘉诚之子的声明书
等到老板们纷纷联系不上她的时候,才发觉到了不对劲,赶忙跑到李宝华的明大集团公司,结果发现公司早已人去楼空,这才报警。
2012年,到处逃亡的李宝华,在上海的一处豪宅中被警方抓获,面对着警察的到来,她反倒是长舒了一口气。
“终于不用再逃了,这几年提心吊胆的,反正这辈子也够本了,别人没享受过的,没过过的生活,我都享受过了,值了”
对金钱的欲望,和对物质生活的享乐,让李宝华掉进漩涡里不能自拔,直到被抓捕的那一刻,她仍旧不思悔改。
2015年,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李宝华无期徒刑,她将在监狱里用余生反省,而她诈骗来的钱财,在法院清算过后,仍然有4亿多无法偿还债务。
人为什么会被骗?李宝华为什么会得逞?欲望、需求、这些都是人的本性,是人都会有欲望,无可避免,李宝华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总有人说自己当初太傻,可李宝华的手段聪明吗?现在看起来并不聪明,甚至有人早就发现了她骗人的漏洞,只不过在欲望面前,没有人会注意到 。
利用贪心,利用信任,利用想发财的心理,她的骗人手段并不华丽,甚至有些意料之中,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理我们始终都要明白。
如果欲望过度,如果取之无道,那么就会落得李宝华这样的下场,用后半生来反思这个道理,怎么看都是不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