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事件

FTX兴盛与暴雷背后的奇幻思维

来自FT中文网的温馨提示:如您对更多FT中文网的内容感兴趣,请在苹果应用商店或谷歌应用市场搜索“FT中文网”,下载FT中文网的官方应用。

几个月前,在多伦多一场喧闹的科技会议上,我与一些“加密货币传教士”聊天,他们热情地宣扬“去中心化金融”——或者用他们喜欢的说法,“DeFi”——的美好。

他们怀着崇敬的热情,宣称他们之所以热爱数字资产是因为这里没有等级制度:例如,任何人都可以交易比特币,而不必依赖银行等中心化的看门人。

我问道,那么交易所呢?我指出,很多加密货币活动都是在这些集中的中心进行的。经济社会学家Koray Çalışkan指出,2021年交易的比特币有90%以上存放在加密货币交易所。

在我看来,这似乎造成了比主流金融更多、而不是更少的权力集中。例如,倒闭的加密货币交易所FTX不仅是一家经纪商,而且还发行自己的货币,为客户的资产提供托管,并与一家名为Alameda的交易公司有关联。

难道这种中心化不是与“去中心化金融”的信条相矛盾吗?多伦多的那群加密小子们却不这么认为,他们对我的问题不屑一顾。

当时我对这种讽刺只是觉得好笑,但现在的情况可不是闹着玩的。自本月FTX崩溃以来,很明显,权力的集中,加上监管的缺乏,已经造成了客户的大量损失,因为资金在没有任何问责的情况下四处流动。

正如英国央行官员乔恩•坎利夫爵士(Sir Jon Cunliffe)在近日的一次演讲中所指出的:“该体系有很大一部分以一些加密货币机构为中心,而这些加密货币机构处于基本不受监管的领域,非常容易面临传统金融部门的监管旨在避免的风险。”

看着FTX暴雷后的残局,我们不仅要问这家交易所是如何在资产负债表上制造了一个80亿美元的窟窿,还要问为什么这些危险的矛盾被忽视了这么久。为什么这么多人视而不见?

一个答案是,正如人类学家经常指出的那样,人类天生就喜欢接受奇幻思维(magical thinking),也就是对我们不理解的事物做出的神秘解释;在这个可怕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希望。数字化并没有改变这一点。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网络空间的运作就像我们在现实世界中遇到的任何事情一样令人困惑。

我们还非常擅长忽略那些可能破坏我们用来构建世界的信念的东西。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曾指出:“当一个人的收入依赖于他对某件事的不理解时,就很难让他理解这件事。”社会地位、宗教或我们身份认同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几十年前我担任报道资本市场的记者时就目睹了这一点。当时金融家们发明了一种新方法,将抵押贷款等债务重新打包为一种复杂的新工具——担保债务凭证(CDO)。当我问银行家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们告诉我,他们正在创建一个更“流动”(即可交易)的自由市场,它能通过分散风险使金融体系更安全。

这听起来很诱人。而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也相信了这一点。但是,就像在加密货币领域一样,这里也存在一些很大的矛盾。首先,担保债务凭证是如此复杂,以至于它们不容易在“自由”(即流动)的市场上进行交易。其次,该领域是如此不透明,以至于它以确保金融安全为名实际上增加了风险。奇幻思维占了上风。

硅谷也是如此。当我2010年第一次造访硅谷时,我遇到了一种与担保债务凭证圈子类似的福音主义,尽管当时刚爆发过全球金融危机。当时有些人,比如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等,坚持认为让世界联系得更紧密是件好事,因为这将促进平等、民主和自由。尽管该领域的开发时机似乎已经成熟,但只有极少数人了解Facebook等集团使用的核心算法。科技界的创世神话充满了矛盾,就像金融界一样,这些矛盾被广泛忽视了。

我并不是说科技或金融在这方面异常糟糕。绝大多数行业都存在自相矛盾的创世神话,包括媒体行业。我也不是说,仅仅因为存在自我欺骗就证明所有这些创新都是错误的。我绝不是这个意思。互联网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尽管它有缺陷。而且某些形式的债务重新包装是有用的,只要有监督。数字资产创新也可能是有价值的:例如,去中心化的账本可以改善房地产记录的保存。

但FTX的故事表明,当走向极端时,双重思想会产生巨大的破坏性影响。

译者/何黎

2022-11-29 15:41
相关热门
联系我们
星泰丰森-2021白色黑字logo-PNG-无边框
星泰热榜
7cc8530814a9bfc4a80cad4ee1a08639.png
站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