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事件

没落的泉州富豪林龙安:曾身价115亿,如今公司暴雷推妻子上前台

发布日期:2022-12-09 17:28

1964年,林龙安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1988年,从集美财经学院毕业后,他成了厦门财政系统的一名公务员。

1994年,下海潮兴起。当时,公务员工作稳定,但待遇不算高,每月只有三四百块钱,30岁的林龙安也想搏一把。

“去闯一闯嘛,如果不行,还可以去外企打工。当时我已经拿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的研究生文凭,心中也有点底气。在外企工作,工资待遇是公务员的几倍,也可以满足家庭经济方面的需求了。就这样,我砸掉了自己的铁饭碗,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弄潮儿。”多年以后,他这样回忆。

他看到了房地产行业的巨大机会,于是从妻子郭英兰的亲戚那里借了25万元,又从朋友那里借了25万元,以50万元资本注册了一家小公司,做碎石子生意,这就是禹洲集团的前身。郭英兰出生于1970年,当时在中国建设银行厦门分行工作。

赚了一点钱之后,林龙安在厦门开发了第一个项目:禹洲新村。广告语都是他自己想的:“推窗一片绿,我家在禹洲。”这个项目1995年开始销售,均价2500元,让他赚到了第一桶金:5000万元。

2002年,林龙安在厦门开发“禹洲·华侨海景城”,号称当时厦门中心最大的一个旧城改造项目。

2004年,禹洲集团开始全国扩张,进入长三角、环渤海城市。2009年,禹洲集团在香港上市。2013年,禹洲集团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

2016年,林龙安决定将集团总部分设上海、厦门两个中心,以上海中心为主。他在公司内部说,公司一定要跨入上海,如果一个公司不落脚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这个公司就不是全国性的公司,更谈不上全国性的公司。如果一个职业经理人不跨入上海的话,也无法成为行业内知名的职业经理人。

那一年,禹洲集团的营业收入为136.7亿元。当时,房地产行业已经大不如前,地价高涨,售价受限,面粉贵过面包,业内都说:“不拿地当年死,拿了地三年后死。”

林龙安却给公司定下了2018年营业收入300亿元的目标。

他说:“由于我们是在港上市的内房股,想要支持股价、打通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拿到低利率的资本,就一定需要业绩的支撑,经过我与主要股东和董事局成员商定后,明确20918年公司业绩一定要达到300亿,这就是我们的生死线,进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悬崖万丈。”

林龙安在禹洲集团一言九鼎,定下300亿战略目标时,他特别强调,不能因任何人任何事而动摇,没有任何借口。

他也知道,要实现300亿的目标,只能靠拿项目,而且是靠有限的资金去拿项目。

当时,禹洲集团的财务状况已经不能够靠获得更多的贷款拿地。他给出的办法是依靠销售拿地,依靠城市公司自己去找钱拿地。

“恒大的模式值得我们的借鉴,在公司深耕的几个目标城市,城市公司总经理应该带头主动去找资金找合作方,集团会出台相关的政策来支持和鼓励大家这样做。”他说。

实际的情况是,禹洲集团2018年的营业收入为243.1亿元,没有达到他的业绩目标。是不是悬崖万丈不知道,但学习恒大,后果很严重啊。

2020年,禹洲集团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急剧下滑,分别为104.1亿元、466.8万元。

2021年,禹洲集团的营业收入到达历史高点270.7亿元,净利润却只有7.5亿元(2019年净利润最高时有近35亿元)。

2022年3月7日,深夜,禹洲集团发布公告,称2023年到期的8.5%优先票据,利息2125万美元,已于2022年2月4日到期,但公司在30天宽限期内没有支付利息,构成违约事件。

禹洲集团暴雷!

5月底,禹洲集团又有3笔美元债加利息违约,此外还有一笔美元永续债逾期,总金额高达5727.96万美元。

8月,禹洲集团的控股股东,厦门禹洲鸿图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未按时偿还7.6亿多元欠款,被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令强制执行。

而早在6月,林龙安已经辞去禹洲集团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等职务,由妻子郭英兰接任。

房地产公司暴雷,老板找老臣顶包,找职业经理人做傀儡,让子女收拾摊子,都比较常见,将老板娘推上前台,倒是不多见。

当然,郭英兰对禹洲集团并不陌生。早在1995年,她已经加入公司,一直控制着财务、采购等要害部门。

2019年,林龙安家族还以115.3亿元财富值,位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225位。2021年4月,林龙安家族又以11亿美元财富值,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2524位。但2022年的富豪榜上,不再有其身影。

如今,禹洲集团的股价已经跌到每股0.34元,总市值仅剩22亿元,几乎沦为“仙股”。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闽系地产企业,成也野心,败也野心。禹洲集团,只是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罢了。

分享到: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立即登录.

相关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