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赛骗局落幕,涉案金额上千万,除了头条、抖音都是输家_腾讯新闻+ 查看更多
观点
本公号2021年11月3日对该骗局进行过曝光,本觉得这种骗局不应该有太多人上当。然而居然涉案金额高达上千万。唉!
更重要的是,替骗子们做宣传的头条、抖音、百度等网络平台是不是应该承担责任呢?最起码是审查不严的罪过吧,挣得那些广告费是不是应该退回去。
诗词大赛设置20万元高额奖金,为避免大奖“花落他家”,主办方竟添加14个虚拟机器人“霸占”奖项名次;古稀老人心怀文学梦,为拔比赛头筹,投入1万余元购买虚拟礼物刷票却竹篮打水一场空……近日,闵行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7名通过举办虚假文艺赛事诱骗参赛者付费刷票的被告人提起公诉。
诗词获奖梦竹篮打水一场空
张阿伯70多岁,从年轻时就喜好书画诗词。2021年6月,张阿伯在用手机上网时,看到一则关于某诗词大赛的介绍。根据海报显示,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分别又有人气评选和媒体报道两个环节,获奖者有证书奖杯和奖牌,还有汽车、现金、手机等物质奖励。
在填写完个人基本信息后,一个自称“宋老师”的大赛客服便主动添加了张阿伯的微信,并将张阿伯参赛的诗词上传。没过几天,“宋老师”便将一个可为作品点赞、投票的链接反馈给张阿伯,并告知最终比赛名次由点赞排名决出,投票方式共有日常投票和虚拟投票两种。
张阿伯事后回忆,如果想赢得大奖只有刷点赞数,除了每天可分享几次链接给朋友投票,还可以购买虚拟礼物投票。
礼物价格从几块钱到最高999元不等,不同礼物对应不同的票数,每个礼物对应的票数不一样,礼物越贵票数越多。我从参加比赛至今,多次购买虚拟礼物为自己投票。”
“总赞数5285”“距离第50名还要23赞”,网页上显示着不断靠前的排名,这让张阿伯觉得大奖就在眼前。不知不觉中,张阿伯及其亲属已陆续购买了1万余元的虚拟礼物投票。
同年7月底,诗词大赛的决赛正式结束,张阿伯排名第72名。按照大赛规则,张阿伯理应收到邮寄而来的奖杯、证书和小奖品。但让张阿伯失望的是,等待多日后,他既没收到奖杯、证书和礼物,“宋老师”也不再回复自己。张阿伯的诗词获奖梦终究竹篮打水一场空。
然而,让张阿伯没有想到的是,还有更多人深陷这场诗词大赛骗局,甚至还有几位被害人相继投入钱款超过40万元。2022年7月,警方在进行日常巡查工作中时,发现某云计算公司涉嫌网络信息诈骗,当场抓获涉案人员十余人。警方顺藤摸瓜,一个披着诗词比赛外衣,行诈骗之实的团伙随即浮出水面。
骗取参赛人员充值超1000万元
经查,2021年12月,童某某注册成立某云计算有限公司,并招聘徐某某为业务主管,负责公司日常管理及各业务小组事务;雇佣赵某某、谌某某、刘某、谢某某、曾某某为小组组长,负责各小组具体事务。
童某某等人以举办诗词、书画等各类比赛为名,在今日头条、抖音、百度等平台推广引流,吸引意向选手报名参赛,并诱骗选手充值购买虚拟刷票道具以获得奖项。
为了吸引更多人参赛,童某某等人不仅对于参赛选手免收报名费,还设置了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五个奖项作为诱饵。而不同奖项则对应着高级轿车、6-20万不等的现金、国内旅游、按摩椅等奖品。
但这场诗词大赛毕竟有众多自发参与的参赛者,如何避免大奖“花落他家”呢?这个团伙决定用14名虚拟机器人参赛,并通过后台权限的操作,控制显示界面上的点赞数,保证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的获奖者都是这些虚拟机器人。而其他真实参赛的选手即使获得获得三等奖和优秀奖,也仅仅能得到证书、奖牌等荣誉性奖励或小奖品。截至案发,童某某等人骗取参赛人员充值钱款超过人民币1000万元。
到案后,徐某某承认,设置这些所谓的大奖是以巨额奖金为诱饵,欺骗真实选手充值。
有虚拟选手参赛,就算那些真实选手充再多也拿不到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只能拿到没有价值的奖杯奖牌、证书、书签和文房四宝等小奖品,这是诈骗的行为。”
闵行区检察院认为,被告人童某某、徐某某、赵某某、谌某某、刘某、谢某某、曾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他人财物,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涉嫌诈骗罪。近日,闵行区检察院已对童某某等人以涉嫌诈骗罪提起公诉。
(来源:新闻晨报 周到客户端) 标题为作者所加
原标题为:《“诗词大赛”用机器人霸占奖项,骗取参赛人员充值逾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