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私募成绩单:高手难觅“危机阿尔法”,冷门策略意外“放光”+ 查看更多
01
近两年,量化私募开始对标主观私募,高举高打全市场选股策略,以此与“人工选股”的大佬们进行PK。
这场PK大战中,多家百亿量化机构可谓赢麻了,比如:思勰投资(+17.99%)、九坤投资(+10.49%)、佳期投资(+1.48%)。
除了股票多头策略,一度受到“冷落”的市场中性策略,在2022年斩获显著收益。
(上图为代表渠道年度收益不完全统计)
市场中性策略指同时构建多头和空头头寸以对冲市场风险,并获得稳定收益的一种投资策略。由于该策略投资成本较高,在部分量化机构产品线的权重有一定下降。
据私募排排网和头部渠道数据,中性策略年度收益居前的百亿管理人包括:宽德投资(+10.43%)、衍复投资(+10.38%)、致诚卓远(+9.50%)、明汯投资(+8.21%)、幻方量化(+8.21%)、诚奇资产(+7.62%)、世纪前沿(+6.35%)、灵均投资、(+4.58%)、赫富投资(+3.33%)。
02
综合私募排排和渠道数据,多家“量化大厂”的CTA产品堪比旗下股票策略,包括:思勰投资(+12.71%)、黑翼资产(+10.21%)、白鹭资管(+6.55%)、千象资产(+4.39%)。
(上图为代表渠道年度收益不完全统计)
拔得头筹的是高毅资产董事长邱国鹭,产品年度回报达到5.96%,可谓妥妥的绝对回报。
这位千亿私募的掌门人在2019年-2021年相当“低落”,产品在指数型牛市、结构型牛市均大幅落后同行,并遭遇持有人的舆论压力。
其他获得正收益的管理人包括:夏俊杰的仁桥资产(+1.48%)、杨东的宁泉资产(+1.41%)、余海丰慎知资产(+1.07%)。
其中,仁桥资产对低估值品种有偏爱,持仓重点包括非银金融、房地产、建材等,产品净值回撤控制能力较强。
(上图为代表渠道年度收益不完全统计)
另有数家百亿机构的代表产品年度跌幅较小,仍然显著跑赢宽基指数,包括王强的保银投资(-2.48%)、徐京德的宽远资产(-2.89%)、邓晓峰管理的高毅产品(-5.19%)。
其中,永安国富暂无净值数据,凯丰投资和敦和资管年度回报分别为-10.89%、-24.77%。
债券投资起家的乐瑞资产也主打宏观策略,去年产品回报为-15.17%。
此外,有“私募魔女”之称的李蓓,去年宏观产品管理规模突破百亿元,年报回报为1.34%,可谓甩开了宏观基金同行们。
收益居前的是明毅基金和合晟资产,代表产品年度回报分别为17.19%、13.71%,抓住了地产债等品种的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