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首部沉浸式互动游戏戏剧《终极骗局》在青岛上演 现场惊喜刺激不断+ 查看更多
惊人的爆炸、配电室里的人体残骸、失窃的梵高名画、遗留在现场的老照片、自首后旋即被释放的六个人……是谁制造了这起爆炸?是谁盗走了名画?谁是真凶?谁是幕后主使?
这是山东首部沉浸式互动游戏戏剧《终极骗局》里的场景。1月13日,该剧将在青岛市南麦凯乐商厦六楼“波螺油子·星空间”正式上演。
每一个来到现场的人,都不再是单纯的观众,而是化身高明的骗术师和破解谜团的福尔摩斯,你的每一个选择都有可能影响故事的最终结局,聚光灯下,你也可能成为被挑选出来的一分钟的主角。
《终极骗局》来袭
120分钟的演出时间里,每一名观众都被赋予了“骗术师”的头衔,化为架空世界里的欺诈高手,展开一场360度无死角的沉浸式博弈之旅,并在游戏博弈的过程中,推理案件真相,赢得意外奖励,推动情节发展。
观众在《终极骗局》治安官的指引下进入剧场,沿着冰蓝色的光路,伴随随性跳脱的舞曲,置身一个赛博朋克风的欺诈比赛现场。
演出开始,没有缓缓拉开的大幕,也没有黑暗的后台,一阵华丽紧促的鼓点过后,九位演员高调亮相,他们走上场地中间的高台,流水般穿梭其间。
灯光暗下去的时候,全场鸦雀无声,没有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实际上,有的时候,连演员自己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剧情的走向,很多时候完全取决于观众,而观众有时候也分不清自己是在单纯地参加游戏,还是已经成为剧情的一部分。
《终极骗局》是沉浸式互动游戏戏剧概念在青岛的第一次亮相,也是戏剧艺术与剧本杀的一场梦幻联动,实现了戏剧的高艺术性与剧本杀的高参与度的完美结合,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的沉浸式演出中观众只能作为剧场“幽灵”般存在的局限。
《终极骗局》展示的是一个局中有局、戏中有戏的故事,通过插叙和补叙的方式,将剧情一次次推翻,也一次次增加新的悬念和伏笔,在不断地翻转中将现场情绪不断推向新高。
充满欢乐的游戏中,演员也是游戏的参与者,发放筹码,判断胜负,与观众零距离互动;节奏紧凑的表演中,观众也会被请到台前,站在聚光灯下,与演员零距离互动。
意外,烧脑,惊险,刺激……一场时刻沉浸于戏中、故事中的零距离演出,让观众们获得高达90%参与感的同时,不知不觉中经受了一场戏剧新概念的洗礼。
沉浸式戏剧的发展
沉浸式戏剧经典之作《不眠之夜》创始人菲利克斯·巴雷特在讲到沉浸式戏剧与传统戏剧的区别时曾说:“与其他戏剧不同的是,我们希望观众,而不是表演,成为戏剧的核心。”
青岛“波螺油子”创始人李鑫在谈到《终极骗局》一剧时也说:“《终极骗局》首先是‘戏’,然后是集戏剧、剧本杀、桌游为一体的新型娱乐项目,玩家愈发沉浸其中。”
在他看来,沉浸式戏剧正在从商品蜕变为艺术作品,故事与空间、戏剧与游戏,加上纯艺与新兴艺术的加持,让更多人愿意走进这样一个特别的剧场,感受一下这个新兴的艺术品类。
在戏剧的起源问题上,理论界普遍比较认同的是“戏剧、游戏同源”说,认为扮演和玩耍是人的天性,小孩子玩的过家家的游戏就已经兼具戏剧与游戏的特点,当扮演者进入游戏或游戏中出现新的角色时,便导致了戏剧的产生。而从中国古代的戏曲,到当代的先锋戏剧,均有游戏的影子存在。
“剧本杀”和沉浸式戏剧共有的“交互”“沉浸”的特点,在很多传统的表演形式中均有体现,如京剧表演中观众的喝彩、倒好,相声表演中的观众“搭茬”与演员“现挂”等。“剧本杀”和沉浸式戏剧则将这种“交互”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不过,相比于通常意义上的沉浸式戏剧如《又见平遥》等更多地讲求沉浸感而言,《终极骗局》这样的沉浸式互动游戏戏剧不仅讲求沉浸感,更讲求互动性与游戏性。
就这样,观众从传统戏剧表演中道具式的存在,终于变成了戏剧表演的一部分,并且是故事发展方向的推动者甚至是决定者——观众拥有了自己的角色,当下的这出戏也就成了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共同创作的产物。
于观众而言,这是一场无比新奇的体验;于戏剧而言,则是一次更加前沿的探索。
青岛戏剧的未来
《终极骗局》只是“波螺油子·星空间”的一个开始。
李鑫说,“星空间计划打造4000余平方米,目前打造完成的长期驻演的《终极骗局》占地400余平方米,属于第一个单元,年后第二个单元即将启动打造,第二个单元为波螺油子黑匣子剧场,打造完成后将有多部先锋、实验的戏剧进驻。”
把剧场设在交通方便、观众层次较高的市中心,吸引主流消费群体观看,同时引入具有话题热度和创新模式的新剧,这是“波螺油子·星空间”这类“演艺新空间”概念不同于以往的重要特征。
“演艺新空间”概念诞生于2020年4月上海的亚洲大厦,并在此后迅速成为中国城市戏剧文化的重要新兴势力。
“新空间”的“新”,一方面强调的是戏剧空间的“新”,即台上台下交融、室内户外互动,一个单元剧场只专注于某个戏剧的演出;一方面强调的是戏剧体验的“新”,观众们在剧场里理发是真理发,美甲是真美甲,互相交流“破案”也如同是在真“破案”——观众既是在看剧,又是在玩剧本杀。
李鑫把“演艺新空间”概念引入了青岛,在市中心繁华商区打造戏剧空间,以全新理念开辟了青岛剧场文化的新思路。
青岛一直是戏剧新理念、新概念探索、成长的沃土。
市南的老城区里,曾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商业电影院——如今的中山路1907光影俱乐部;中国第一部音乐故事片《海上升明月》和第一部唱响国歌的影片《风云儿女》也是拍摄、制作于此。有中国电影、话剧开拓者之称的著名剧作家、导演洪深,著名的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宋春舫先生,均曾在这里生活、创作。
刚刚过去的2022年里,首届“光影市南 剧有魅力”戏剧季精彩上演,以城市地标为舞台,打破传统演出模式,打造出的沉浸式观演体验,在让老院子、老建筑遇见戏剧老灵魂、积极探索新文化空间的同时,也为戏剧创新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曾几何时,很多人一提到青岛的文化,便言必称上世纪三十年代,一提到青岛的文化名人,便必要到红瓦绿树的老城小巷的故居去寻访。看过当下的丰富多彩的戏剧演出后,看过层出不穷的文化创新实践后,你的看法会有所改变。
因为,当下的我们正在见证的,或许就是未来的历史,一段正在为这座城市注入新的文化气质的岛城戏剧发展史。(文 张楠之 摄影 董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