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事件

科技企业家的两会发言,传递出这个信号

但有些建议提案也引起了舆论场的巨大反响 ,争议比较大的是“长假调休”,各种版本的建议提案恐怕不下十条,包括“一周单休隔周三休”,“每周休一天,月底小长假”,等等。

科技部有个数据,2022年有6名代表和287名委员提出了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的建议,有60件以上的提案议案与科技人才相关。今年,除了最近大热的人工智能外,多位网络安全、工业制造领域代表委员也提出关于保护数据安全、数字经济发展等核心关键性建议。

图/图虫创意

有意思的是,今年两会的舆论场,科技圈出现了一些“新面孔”。马化腾、李彦宏、杨元庆等人任期届满;氢燃料电池公司亿华通董事长张国强、AI芯片公司寒武纪董事长陈天石、AI 软件公司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首次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或全国政协委员。

此外,小米的雷军和360的周鸿祎是全国两会“熟面孔”,一个醉心造电动车,一个这两年把全部重心都放在解决网络安全的“卡脖子”问题上。

02

科技企业的新角色

在2021年两会中,全国人大代表雷军、周云杰(海尔集团总裁)和全国政协委员王小川(原搜狗公司CEO)不约而同地关注了养老和适老化问题;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今年两会中建议,加快机器人在养老方面的积极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建议,建设“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比如,中小微。

他认为SaaS化服务是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杀手锏,建议国家大力推广相关的SaaS服务平台,因为“没有中小微企业数字化的“共同富裕”,就不可能有数字经济的全面发展。”

图/图虫创意

而此种对国家战略的敏感性与配合度,正是科技圈企业家的日益凸显的共性。 已经提出的国家战略,他们会积极在各自的专业方面提出有实操价值和可行性的意见,为国家战略保驾护航;正在讨论尚未落地的国家战略,他们会结合国际科技最新发展趋势,献计献策,为自己相信的正确技术方向鼓与呼。

但时移势易,随着中国经济的换挡、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内互联网用户的见顶、硬科技的欠缺正日渐构成“卡脖子”等新趋势, 科技企业的新角色逐步转化为助力实体经济,为传统企业数字化赋能。

图/图虫创意

专业、紧密呼应国家战略、视角和站位的顺势求变 正是这三大特点令科技企业家成为了两会的优质“建言人”。

2023-03-12 15:40
相关热门
联系我们
星泰丰森-2021白色黑字logo-PNG-无边框
星泰热榜
7cc8530814a9bfc4a80cad4ee1a08639.png
站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