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事件

最近上海街头怎么那么多“鹅”?回头率相当高!当心!有人已上当_腾讯新闻

最近小伙伴们有没有发现

上海街头上

很多人手上都拿着

一只“网红鹅”

这些“网红鹅”从哪来的?

很多网友在社交平台表示

扫码就能送

最近魔都的街头

经常能看到这一幕

一个个“网红”毛绒玩偶

垒在桌上

只要下载一个App,不用注册

就送给你,动心吗?

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也没有这样的好事

网友们要 提高警惕

这类毛绒玩偶

正成为吸引公众

“扫一扫”不明二维码

或交出手机控制权的新诱饵

很多路人被免费送玩偶吸引,主动交出手机

亲历:下载App就送?要入群才行!

某短视频App

在一家商场门口的

推广摊位前的横幅写着

只要下载,不实名、不注册、不群发,全场礼品免费

而礼品只有一种

就是“网红鹅”

但年轻人和孩子

对其兴趣尤其浓厚

摊主表示,要玩偶就得先下载App。

记者尝试发现,App通过正规的应用市场下载,过程并没有异常。但是,下载完毕后若想获得大白鹅,并非摊主所说的“不注册、不实名”,而是要经过 登录、游览App上的视频等操作 。此外, 用户还需要扫描指定的二维码,加入有“助手”负责的群。

由于整个过程较为复杂, 于是大部分参与者下载App后,主动将手机递给了摊主代为操作 。只见摊主手指飞快,同时在数台手机上操作,完成了一连串的“授权”及入群。

操作者同时操控多台手机,公众基本看不清到底被授权了哪些信息,就已入群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

记者 拒绝摊主帮忙操作

但摊主却不耐烦地表示

“这样无法验证你是否新用户,不能送礼品。”

摊主的这个二维码有何秘密?

记者离开摊位后再扫描

发现 不能正常打开

微信也发出 安全提示

可见摊主提供的 二维码并不安全

“扫一扫”摊主出示的二维码,微信页面显示了提醒

记者还查询了相关App的官方信息发布平台等,没有找到“下载送礼物”等官方活动。

网络安全专家陈豪(化名)了解了记者的遭遇后表示,目前无法判断这是否为官方活动, 不过让陌生人操作自己的手机,是存在安全隐患的。

(网络配图)

无独有偶

市民龙女士也遇到过

相同的“套路”

龙女士称,自己在某商场结账时,一位自称某银行的推广员表示, 只要下载该银行的App,就可当场享受“200-100”的优惠。

动心的龙女士下载App, 并手机交给推广员操作,经过登记、人脸识别”等不少环节后,她被告知不符合优惠条件。

我查看了手机,确实是银行的官方App,但回想他让我做的人脸识别和授权,又有点后怕,不知道到底授权了什么。再说,如果是银行的地推人员,为什么不穿制服也不在银行呢?

龙女士直言,当时大意了, 不该被“200-100”的优惠所误导。

警示:当心上当

还要小心别成“帮凶”

不论是“授权入群换玩偶”

还是“下载App换优惠”

将自己的手机控制权交给他人

并允许“授权”

都是安全隐患不小的操作

PART-1

用户将自己的手机交给摊主后,操作过程涉及数次“授权”,但消费者很难知道自己到底被授权了哪些信息,以及授权给了谁。 这些“主动”交出去的信息将被用在哪些方面,用户不得而知,后患不小。

PART-2

“入群领红包、看视频、做活跃用户”本身就涉嫌“刷单”。警方曾反复提示:“ 刷单是骗局”

PART-3

今年已经出现了犯罪分子利用玩偶诱导公众交出手机控制权,让公众无意间成为诈骗“同伙”的案例。(详见此前推送→

看到这些人请小心!可能坑害你的亲朋好友……

可见

将自己的手机交给对方

并且加入不明来历的群

存在诸多风险

在中国银联发布了《2022年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研究报告》中,同样提到“有优惠促销的二维码都会尝试扫”是典型的不良支付习惯,会大大增加当事人被诈骗的概率。

从记者亲历和市民反映来看

目前

“有优惠的二维码”变得更加隐蔽

通过“网红”玩偶、商场优惠等掩饰

让部分公众放松了警惕

可终究是“换汤不换药”

所以

网友们仍应牢记

不要将自己的手机交给他人操作

更不要随意下载、授权、

入群、点击不明链接

用青年讲给青年的方式

努力回应青年关切

解答青年困惑

触碰青年心灵

“青春上海”每天发布一个问答

希望 《二十大“真问真答”》

能成为青年朋友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成为解决思想困惑过程中的精神食粮

Q: 我们年轻人是互联网的“原住民”,网络就是我们的“空气和水”。但有时网上戾气很盛,“键盘侠”“喷子”太多, 围绕形成良好网络生态,我们该当何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网络也是一个“江湖”。据统计,截至2022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 10.51 亿,在网络之上,当然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人。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 首先要坚定自己的内心,求真求实,不要轻易被网上的争论带偏。 从罗冠军事件到李易峰辟谣遭“打脸”,反转乃至反转再反转的事件层出不穷。许多网友在事件一开始就疯狂站队,却又纷纷在事实浮出水面之后感叹自己被“欺骗了感情”。年轻人热血、正义、激情,都是好事,但有时候“让子弹再飞一会儿”,也许会有不同的结果。热门事件登上热搜时,不如先别急着“一键转发”,问一问“是真的吗、可信吗、会反转吗”,再进行理智的分析和发言,以免误伤了真正的受害者。

其次,要谨防“引流贴”,避免成为他人谋利的“工具”。 近些年来,以男女对立、老幼对立等话题为核心的帖子不断吸引流量。其中确实有一些可能是真实事件,但更多的,是营销号为吸引流量故意编造的“悲情故事”,目的就是为了引发广泛讨论、获取热度、实现“流量变现”。年轻人在看到类似的帖子的时候要保持冷静、仔细辨别、慎重评论,不要被假故事骗走了真感情,给假“事主”贡献了真流量,帮营销号牟取了真利润。

第三,遇到“键盘侠”,与其争论不休,不如遵照规范处理。 很多人被“键盘侠”攻击时,都会选择直接在言语上攻击回去。此举固然能争得一时的意气,但双方来回拉锯,反而会让由此产生的坏情绪持续时间变长,也变得更难消解。老话说,“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当前主流的网络平台都有举报监督机制。在对方确实违反社区规范的情况下,不如直接以真实的理由,通过合理的流程举报他,这也是为构建网络社区的良好风气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不过举报一定要有切实的依据,胡乱举报或随意举报坚决不可为。

最后,要相信邪不压正。要想驱散戾气,就要让正向的声音响彻云霄。 要想让网络空间保持清朗, 我们青年人就要多发声,多占领舆论阵地,把好的、正向的观点抒发出去,把更多的舆论阵地占领起来。 正向的声音越大,“喷子”的生存空间也就越小。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维护网络世界的和谐和青年人“网上自留地”的清洁。

解答人 团宝山区委书记 魏明

最近有没有感觉刷不到团团了?

难道是因为团团偷懒了?

更新没有以前那么频繁?

并!不!是!

团团从不断更!

主要是因为

不星标⭐️的公众号

很容易就被错过

其实设置星标很简单!

跟着团团一起操作↓↓↓

进入“青春上海”首页

01

点击右上角“···”

02

点击“设为星标”

03

点亮小星星⭐️之后

我们就不会再错过啦!

往期回顾

早餐半价,专治赖床!

最新!3月15日起恢复!第二批40国出境游名单来了

恭喜获奖!最小只有5岁!

来源:上海网络辟谣、新闻坊、网友评论

实习生:卜凡

编辑:陈思焙

校审:姚佳森

终审:许晔婷

“转发”“点赞”“在看” 三连

不点不扫不受骗! ↓↓↓

2023-03-15 15:37
相关热门
联系我们
星泰丰森-2021白色黑字logo-PNG-无边框
星泰热榜
7cc8530814a9bfc4a80cad4ee1a08639.png
站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