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快递丢了,我赔钱!”这种短信你收到过吗?小心!是骗局......+ 查看更多
网友收到的诈骗短信。网友供图
“接到个电话说丢件了要赔我钱……”
“我的健身卡还没退款,骗子就先来短信要卷钱了……”
“收到短信说是驿站把快递弄坏了要协商……”
“电话那头说我申请过什么网贷产品,要教我怎么取消……”
近日,多位网友分享了自己遇到的骗局,骗术可谓是五花八门,着实需要小心提防。
骗子很“好心”:我要退你钱
网友“hotdog123”说:“前天接到一个外地的电话自称圆通快递,说我在网上买的东西丢件了,可以赔付给我,运费也能退给我,接着对方说需要从支付宝平台那里退,前提是必须加一个QQ。我拒绝添加QQ的方式,并提出让平台客服直接用官方电话联系我,对方就很心虚地挂电话了。”
令该网友奇怪的是,电话那头能完整地报出他的快递运单号,也知道购买的是什么物品,这让网友感到细思极恐。
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发现,网上已经有很多关于丢件骗局的案例。据紫牛新闻报道,常州市王女士添加了对方给的“理赔QQ”,添加后“客服”告诉她,打开支付宝备用金,这里面的金额就是公司补偿给她的,但是超出的理赔部分需要她退还。紧接着,“客服”又告知王女士其信用额度不足,需要通过“刷流水”的形式提高信用额度,具体操作就是王女士先转账给对方,然后对方再转回给她。然而当王女士按“客服”要求连续两次转账(合计3.5万元)之后,却发现对方拉黑了自己,钱也没有转回来,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为了几十元的赔付金,却倒赔好几万元,这令不少网友直呼“太坑了”。
网友“hotdog123”心有余悸地说:“还好多长了个心眼,如果贪了点小便宜就可能真要上骗子的当了。”
无独有偶,网友“平儿”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了一条短信,上面写着“我是菜鸟驿站的,刚刚弄快递的时候不小心把你的包裹弄坏了,麻烦微信加一下‘165***821’协商一下怎么赔偿给你。”令网友感到可笑的是,自己小区并没有菜鸟驿站,最近也没有买过东西,这样的骗局似乎拙劣了一些。但她没想到的是,很多朋友在下方留言,他们都有收到过此类诈骗短信。
“对骗子来说属于广撒网,只要能有一个中招,他们就得逞了!”该网友说道。
梵音瑜伽会员维权又遭新骗局
除此之外,最近几位梵音瑜伽的会员给记者发来消息,她们都收到了自称可以退款的诈骗短信,有些是通过境外电话打来,有些通过短信发来。据了解,因全国梵音瑜伽门店陆续关停,宁波几百余位会员的充值卡都陷入难以退款的僵局。维权,让骗子盯上了这个群体。从今年3月开始,会员们就收到大量冒充梵音瑜伽退费短信和电话,小e发现,这些短信都会让收信人添加一个QQ账号或者群进行“下一步操作”。
下一步的操作里,对方会要求会员需要以购买基金的方式才能够退瑜伽费。只要会员按照对方的指示继续操作,直到投入巨大金额,才发现被骗。
梵音瑜伽创始人饶秋玉在自己的官方视频号中发声,会员收到的诈骗短信都是假的。方琴截图
“维权不成,反而还有可能会被骗,太糟心了!”会员们愤愤不平。与此同时,最近骗局短信的狂轰滥炸还把梵音瑜伽创始人饶秋玉“抬”了出来。
饶秋玉在自己的官方视频号上发声,这些短信都是假的,请会员们不要相信,并表示没有泄露客户信息,会以其他方式弥补会员的损失。
据钱江晚报报道,梵音会员的这些遭遇属于会员卡退费类诈骗。据悉,从受访者提供的短信截图来看,均为iMessage短信,由于该类短信无法被反诈系统拦截,因此用户会更容易接收到。近期,这类电信诈骗高发。
据警方介绍,最彻底的办法就是彻底关闭iMessage功能,无法彻底关闭该功能的用户,可以通过过滤未知发件人来减少收到垃圾短信,还可以通过下载第三方拦截软件对iMessage发送的垃圾短信进行过滤。
新闻多一点
今年年初,宁波市反诈中心发布了《2022年全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从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类案看,刷单、冒充客服、投资、购物、贷款、游戏交易等6类案件发案最多,共占88.5%,较2021年的85.7%增加2.8个百分点。其中,刷单诈骗、冒充客服诈骗占比连续三年上升,列所有类案前两位。电信诈骗团伙的目标人群集中在18-40岁。
报告指出,精准诈骗眼下已成主流。目前,超七成的电信网络诈骗与个人信息泄露或被窃取有关,且占比持续提升,如冒充客服(购物、快递、学历等信息)、领导(公职信息)、老板(财务、老板信息)、亲友(聊天记录)、公检法诈骗(个人信息)等案件,犯罪分子均是对非法获取的公民信息开展研究,“精准”戳中需求痛点、突破警惕防线,导致宣防难度加大,警方对百万案件回访发现,近80%以上的受害人都表示曾接受过反诈宣传甚至当面预警劝阻。
这其实和诈骗手段持续翻新密切相关。据宁波市反诈中心介绍,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从原先的“单一式”对话到“情景话术剧本”转变,通过各类交友类网络平台、短视频平台、大众聊天软件(QQ、微信等)、钉钉等诸多平台软件不断进行引流。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我市新出现招嫖诱导博彩刷单诈骗、抗疫物资虚假购物诈骗等新型诈骗手段。
宁波市反诈中心对此发出预警:
1.接到“理赔”“退款”“返钱”一类的电话不可轻信,应第一时间通过网购平台联系商家进行核实,如的确属实,务必通过网购平台正规渠道进行退款;
2.不要随便点开陌生人发来的链接、二维码;也不要随便在陌生网站上填写私人信息,如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
3.千万不要相信“退款理赔”需要通过第三方借贷平台借钱、转账或刷信用度才能完成;
4.如有相关疑惑可以拨打宁波反诈热线96110进行咨询,同时请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就能自查自检,免遭损失。
来源:平安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