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暴雷”,英媒披露瑞信第一季度存款流失超4700亿,走不下去了_腾讯新闻+ 查看更多
据悉,随着瑞士信用银行被收购后,瑞士国内的金融业危机仍未消失。在3月份美国发生的“银行业危机”扩散到欧洲后,瑞信就被曝光内部失资缺口严重,且出现了结构性问题,最后由瑞银集团注资多达500亿瑞士法郎暂时解决了危机。这次政府干预速度之快令人震惊:从瑞银股价暴跌到被收购完成,这笔交易前后只经历了不到一周的时间,足以看出政府的“焦虑”感;尽管危机暂时解除,但未来瑞银和瑞信面临的路仍然难走。
消息提到,在这件事发生后《华尔街日报》刊文披露,瑞士银行业出现的问题根源在于客户撤走存款,瑞信一个季度存款流失高达1200亿美元,导致现金流出现困难。去年俄乌冲突后冻结俄罗斯财产事件给瑞士带来了很大危机。该文章曝光内幕:事发时瑞信集团已经对政府下达通牒,称他们如果不被收购就会很快破产,那么连带瑞士其他银行也将会在短时间倒下,所以政府的救急行动才会如此迅速。在全球拥有2000亿美元客户存款的大银行一夜之间“倒塌”,令一些金融从业者非常担忧。
24日,英媒《金融时报》再度曝光了一组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净资产流失612亿瑞士法郎(约合4743亿元人民币),且大部分资金外流来自其财富管理业务,客户由于各种原因不再让瑞信帮助他们管理财富;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现金存款提领及到期定期存款不再续存的情况发生,瑞银集团亏损远超想象。英媒则认为“全球没有任何一家银行能抵挡住如此大规模财产损失”,所以瑞信集团的垮塌可以理解。
有分析则认为,即使没有美国这次银行业的暴雷危机,瑞信也会在短时间内走不下去,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因为在此之前他们被全球银行业监管机构认定的30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但被评估为“风险机构”,股价一度暴跌至历史低位,市值缩水约四分之一,这和美国扯不上太多关系。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因为俄罗斯的问题客户失去信心,两个季度流失2000亿美金存款相当于已经掏空了他们的“库存”(当然实际情况是有进账利润);所以瑞信破产被收购是可以想象的,俄媒早就预见了这种结局。
值得一提的还有,观察人士则提出如果去年西方对俄大制裁时,瑞信能保持中立拒绝为英美提供任何冻结存款的承诺,他们两个季度流失资金可能仅有现在不到十分之一,仍然是盈利模式。不过瑞士政府谈论这件事时,也拒绝提到是否受到冻结俄罗斯财产影响。对此有评论称:“实际上一切答案已经揭晓,瑞士政府在1月曾对外宣布他们解冻了部分俄罗斯存款,足以说明其试图缓解危机,不过为时已晚;这个国家金融系统能被全球客户信赖原本就是以‘信誉’著称的,现在却自砸了招牌丢掉信用,完全无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