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一共和银行待救援 银行业危机仍在发酵-中新网+ 查看更多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第一共和银行寻求出售资产“自救”的努力尚未取得实质进展,不能排除出现类似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关闭的风险,美国银行业危机仍在发酵。
当地时间4月25日,美国第一共和银行股价暴跌近50%,26日又继续下跌近30%,市值蒸发过半。
多家美媒报道说,第一共和银行近几周正寻求买家分担亏损,但进展并不顺利,监管机构似乎对下一步走势不甚乐观。据彭博社26日报道,美国监管部门在考虑下调对第一共和银行的内部评分。
分析认为,除第一共和银行外,美国其他区域性银行也面临更多审视,信贷市场紧缩预计将加剧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日前下调了10余家美国区域性银行的评级。穆迪表示,银行管理资产和负债面临的压力日益明显,一些银行的存款是否具备高稳定性存疑。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 鲍勃·米歇尔:如果有人说,这场危机只波及第一共和银行,那他太天真了,这场危机发生在全世界最高度资本化的产业——银行业,区域性银行系统对美国来说至关重要。
今年3月10日,主要为初创企业融资的硅谷银行因遭遇储户挤兑、无法及时筹措资金而“垮台”。两天后,签名银行也遭关闭。两家美国银行接连关闭引发美国金融体系动荡。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加息难辞其咎,呼吁停止加息,避免形势进一步恶化。
美国多个高校经济学家3月联合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美联储激进加息“极大地”增加了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受此影响,美国至少有186家银行面临与硅谷银行类似的境况,届时即使只发生小规模的挤兑,也将有更多银行面临“爆雷”。
悉尼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舒米·阿克塔:当我看到(部分银行关闭)时,我认为这只是一场即将发生的灾难的序幕,因为这只是冰山一角,这种情况不能轻易化解。无论美联储或美国政府介入或者其他公司试图接管,都只能是一个“创可贴式”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非常深的伤口,事实上伤口感染非常严重,创可贴可能根本不起作用。
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之后两周,华尔街的主要投行或被收购、或转型为银行控股集团,以投行业务为代表的传统意义上的“华尔街神话”宣告终结。随后,美国次贷危机升级为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而世界经济则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衰退。美国国会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2011年公布的调查报告指出,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实际上可以避免,美国金融机构管理和公共监管的失败是危机的根源。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