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裁遇“两连败”,希拉里:中俄乐见美债暴雷_腾讯新闻+ 查看更多
盟友反对,美国疯狂制裁计划难产
据英国《金融时报》4月24日报道,三名消息人士向该报透露称, 为了进一步对俄罗斯施压,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和军事能力,拜登政府正在推动进一步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希望能够在即将召开的七国集团峰会上提出并通过对俄全面制裁方案。
然而,美国的制裁却遭到了两个主要盟友, 一个是即将召开的七国集团峰会举办地广岛的所在国日本,一个是七国集团最重要的参与方欧盟的反对。
根据报道的介绍,目前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模式是,除非某一领域遭到制裁,否则对俄罗斯出口所有商品都是被允许的,即圈定制裁范围,范围之外不受影响,西方与俄罗斯的贸易是制裁范围的母集。而美国所想要推动的这套方案的制裁模式是, 除非某一领域获得豁免,否则所有对俄出口都将被禁止,西方与俄罗斯的贸易是制裁范围的子集。
此外,美国还希望推动第三方国家也要遵守制裁,报道中点名指出了土耳其、阿联酋和中亚多国;并且希望在制裁俄罗斯的钻石贸易领域,引入“可追溯性机制”,也就是西方国家必须明确每一颗钻石是否产自俄罗斯,如果是,予以制裁。
这种极端的、一看就是漏洞百出的、明显有着极大范围自由裁量权的制裁方案,遭到日本和欧盟的反对倒也不算奇怪。按照法国广播公司的报道,一位日本或者欧盟的匿名官员表示, 从日欧的角度来看,想要做到对俄罗斯的全面制裁是根本不可能的。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范围本就已经十分巨大,用容易理解的话来形容便是,制裁范围这个子集,已经几乎与西方对俄贸易这个母集相当了。
然而现实是,战争爆发后,一个月过去,俄罗斯准备放弃俄乌冲突;战争爆发后,一年过去,俄罗斯还在继续战争。这其中的关键在于,美西方对于俄罗斯的全面制裁,并不能够起到美国所预料的“一掐脖子就翻白眼”的效果。在中国、印度、拉美和非洲国家都不参与、不支持的情况下,俄罗斯能够找到足够的替代者来替代俄罗斯对外贸易中,西方国家所扮演的角色。如果美国不能够对这部分国家——实际上几乎是西方国家以外的全世界——进行有效的制裁, 强行逼迫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遵守美国颁布的制裁法令,那么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注定会以失败告终。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件在西方世界十分出名的历史事件,从1806年开始,至1814年结束的大陆封锁政策。威震天下的法国皇帝拿破仑在结束了欧洲大陆内部整合后,希望通过制裁、封锁英国,来在经济上拖垮、政治上孤立英国,最终实现对欧洲霸权的争夺。然而,由于有海量的殖民地作为后盾,英国并不畏惧拿破仑的封锁,反过来对欧洲大陆实施了反封锁,这一政策最终以西班牙爆发反法战争,彼时的荷兰国王、拿破仑的侄子路易跳反,以及拿破仑最重要的盟友沙俄主动放弃大陆封锁政策而告终。
如今的局势,和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局势颇为相似,美西方没有能力对俄罗斯进行全面封锁,但还想着要求所有人都遵守自己的制裁,不要与俄罗斯进行贸易。在禁令缺乏正当性的情况下,不仅起不到推动和平的效果,反而加剧了人道危机,鼓励战争继续,强化俄罗斯和非西方国家对西方的敌视。
更重要的是,政治嗅觉敏锐的人应当看得出来,美国推动这样一个无所不包的对俄制裁,其目的是极为狡诈和险恶的。 美国想要做的,是让日本和欧盟主动断绝对俄贸易,拜登政府再对本国的对俄贸易进行豁免,从而实现抢夺日欧对俄贸易份额的目标。 这是一种不可言说、不可摆到台面上来的阴谋,是让日欧从反感对俄制裁,到反对对俄制裁的关键因素。
拜登制裁中国可能“玩垮美国”
最重要的是,美国想要推动对俄全面制裁,就必须要制裁中国,因为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中,中国都可以完美替代整个西方,替代整个西方在俄罗斯对外贸易中的角色。
根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 拜登即将签署一份行政命令,进一步限制美国资本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投资,最快将在4月底前出台。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说法,除原本就在制裁名单上的半导体产业外,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也将被加入禁止投资名单。美国《政客》网站则提到, 拜登政府在2022年就想要扩大对华制裁,但白宫和财政部之间一直有分歧,使得制裁延宕至今仍未能出台。
按照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的说法, 此前反对美国扩大对华制裁的财政部长耶伦,已经向中方口述了美国取消制裁中国的先决条件,即中国要和美国签署一个类似《华盛顿海军条约》的协议,主动限制自身经济发展,不得让中国的人均GDP超过美国的四分之一。 随着中国拒绝布林肯、耶伦和雷蒙多等人访华,中美之间的沟通渠道短期内无望恢复,因此此前反对扩大对华制裁的耶伦,才会放弃原本的立场,希望通过扩大对华制裁的方式,来逼迫中国回到谈判桌上。
台湾政客郭正亮对此进行了批评, 称中国并不缺资本,而是缺技术,拜登制裁中国反而可能会“玩垮美国”。 此前巴西总统卢拉在访华时,就曾提出要在金砖国家内进行“去美元化”。美国对中国的制裁,本质上是滥用自己的经济金融优势地位,会对美元霸权造成冲击。美国试图扩大对华制裁,只会导致世界的碎片化更加严重,推动包括欧盟国家在内的多国重新思考一个问题: 继续保持与美国的紧密盟友关系,服从于美国的对华政策,放弃自身的独立自主性,是否还有价值?
现实是,无论是对俄全面制裁,还是扩大对华制裁,又或者是要求其他国家遵守美国对俄、对华制裁,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美国的利益,并且不惜为此损害其他国家,包括美国盟友国家们的利益。这种行为不得人心,会加速美国霸权的衰亡,拜登政府对此并非没有认知,但态度却出奇的一致,那就是“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只要美国霸权不在拜登政府任上瓦解,那么拜登政府采取怎样离谱的、反动的、逆时代潮流的政策,都是无所畏惧的。
8000亿美元资金即将耗尽,中俄乐见美债暴雷?
不过,眼下美国却并非只有制裁俄罗斯和制裁中国这两件事要做。对美国来说,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亟待解决,那便是美国债务因为达到上限而可能出现的暴雷。在共和党赢得众议院控制权后,针对民主党政府的杯葛便已开始。今年1月美国政府债务达到上限,美国财政部通过审计和金融工具,挤出了约8000亿美元的额度供政府挥霍,预计这部分额度将于今年7到10月用尽。届时如若美国两党未能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共识,则美国债务将会暴雷。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4月25日的一次演讲中警告债务爆雷会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提高债务上限是美国国会的“基本责任”,停止提高债务上限会导致美国经济恶化,美国两党不应等到最后一分钟才达成妥协。
众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卡锡则提出了一项削减开支计划,要求拜登政府减少4.5万亿美元的开支,以换取他对于提高1.5万亿美元债务上限的支持。这项计划的目标, 简单概括就是用现在换未来,逼迫拜登政府在眼下获得1.5万亿美元来救急,和在未来拥有4.5万亿美元进行挥霍之间二选一,根本目的是通过控制钱袋子,来对拜登政府的施政进行干扰,从而打击拜登政府和民主党的支持率。
有趣的是,臭名昭著的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一篇文章中大加指责麦卡锡,称 他的所作所为是用美国的经济和信誉来当人质,换取自己的政治前途;杯葛拜登政府、推动美国债务暴雷的行为,会加速美元的霸权地位的丧失,而这是中俄两国乐见的,麦卡锡的行为有叛国的嫌疑。
不得不说,希拉里不愧是一手在中东掀起阿拉伯之冬的滔天罪人,在玩弄政治和操弄人心方面确实有一手,用“出卖国家利益”这样一个天大的罪名,来逼迫共和党和麦卡锡一方进行退让,虽然在眼下还不见得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随着8000亿美元的额度逐渐用尽,美国国内的压力会因为这样的引导,而越来越多地被投向共和党和麦卡锡一方,而不是挥霍无度、肆意妄为的拜登政府。
希拉里能够这么做,实际上也得益于美国国内长久以来施行的愚民政策和爱国教育。美国对本国民众施行的愚民政策,让美国民众大多缺乏足够的政治判断力,无法有效分辨出政客们的阴谋诡计;爱国教育则让美国民众在涉及到国家利益的问题上十分敏感,甘愿被政客们利用、驱使为马前卒。而在美国两党中,又以民主党在这一方面为最,民主党通过掌控舆论和政治宣传的方式,在美国国内事实上压过了共和党,以至于共和党一方不得不用极端保守的特朗普来对抗民主党,才有重新夺取权力的希望。 两党政治就在这样的你争我夺中,逐渐走向了越来越极端的方向。
关系持续恶化,75%中国人不喜欢美国
盖洛普民调指出,由于两党政治走向极端,滥用爱国宣传和愚民政策, 使得美国国内对中国持有正面观感的民众比例下降至15%,为44年来最低点 。2022年4月时中国外交部曾对此作出回应,指出这是美方政客毫无底线对中国进行无耻攻击,美国媒体跟进造谣,智库跟风抹黑中国的结果,是反华势力因意识形态偏见和一己私利而刻意挑动的中美分裂。
在美国的打压之下,中国人自然也会逐渐生出对美国的厌恶。德国《当代中国》杂志此前进行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 中国人对于美国的观感也十分消极,75%的受访者表示不喜欢美国,其中持有恶感的年轻人的比例要比中老年人更多,看法更加负面。
美国《市场观察》杂志就此采访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勇,王勇表示, 在引发中国民众对华盛顿不满的诸多问题中,台湾问题高居榜首,其次包括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制裁封锁遏制,美国分裂中国的行径,以及美国在外交政策中惯于使用武力威胁等。 《市场观察》还采访了多位各个行业的中国受访者,从事政府工作和商业领域的受访者对于美国的恶感,要比从事人文艺术领域和仍在上学的受访者更大,因为前者更加直观地面对和感受到了来自美国的恶意。
用一个颇为恰当的比方来形容, 中国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来的是美国。 美国对中国投射了多少恶意,中国就会被动地反馈回去多少负面观感。美国方面频繁地要求中国反思,要求中国改正,这本质上是美国从不反思、从不改正的体现。只要美国依旧不愿意放弃自己的霸权,持续采取针对中国的遏制打压,想要摧毁中国、俄罗斯,又或者是印度、伊朗、南非、巴西等等国家对于自身霸权的威胁,那么不仅是中国,整个世界都会化为一面镜子,将美国的罪行给反射回去,让美国自食恶果,被自己傲慢的、不公正的,甚至是罪孽的行为所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