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为何接连倒闭?
这一次,三家银行的接连倒闭,无疑是与两个因素密切相关:加息周期及挤兑。
2022年,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简称美联储)进入疯狂加息模式,利率迅速上升,导致债券价格下降。以加密货币友好著名的银行Silvergate和硅谷银行(SVB)在低息环境下购入的大量债券作为相对保险的资产,包括美国国债和MBS(抵押支持债券);后来,由于Silvergate的头部加密货币交易所FTX爆雷引发币圈恐慌挤兑,SVB则是因为加息导致其主要客户群体初创企业融资困难,存款一直处于流出状态,而不得不将资产变现,从而造成大规模账面亏损,这一负面消息又进一步发酵,引发担忧,而加重挤兑。
继美国硅谷银行暴雷之后,于美国时间3月20号周一,身陷危机的美国第一共和银行和瑞士信贷再度出现暴跌,股价双双被腰斩!市场恐慌再进一步大规模蔓延。
硅谷银行破产事件暴露的问题
1、美联储激进加息
硅谷银行在货币宽松时期吸收了大量来自科技初创企业的低息存款,用这些资金购买长期限的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2022年美联储进入加息长周期,硅谷银行的债券收益减少,而面临融资困境的初创企业则急需提取现金,银行不得不出售未到期债券,导致亏损加大,最终爆雷;
2、盲目放宽银行监管
美国经历次贷危机后,于2010年立法强化金融监管,要求资产规模超过500亿美元的银行接受更严格的监管,包括美联储主导的压力测试。但在硅谷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游说下,美国前总统特朗普2018年签署法案,提高监管门槛至2500亿美元,并减少压力测试的频率,导致监管机构未能及时发现硅谷银行资产错配的隐患;
3、向全球输出金融风险
硅谷银行倒闭不仅冲击美国初创企业及银行业,还将风险输出至全球。硅谷银行在英国、加拿大、丹麦、德国、印度、以色列和瑞典等国家均设有分行。英国汇丰银行宣布以1英镑收购硅谷银行英国分行,交易亦已达成;而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则宣布暂停硅谷银行德国分行业务。
对外贸及企业有什么影响?
1、科技产业链出口
硅谷银行所涉及的公司行业均为科技型企业,科技行业企业受影响最为严重。若科技公司受本次事件影响出现破产,无疑会波及中国技术相关产业链的产品出口;
2、外资抽逃
流动性危机将导致严重的流动性通缩,海外投资机构流动性紧张从而抛售资产。资金进一步回流美国自保,从而引发全球金融市场调整;
3、或会重演雷曼时刻
如果全球陷入深度衰退,外需将急剧下滑,贸易收缩。若任由风险蔓延,则会导致美国流动性本就偏紧的小型银行率先暴雷,进而传导至中大型银行,再次重演雷曼时刻,企业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波及全球需求。
综上所述,一些在硅谷银行存款或投资的中国企业可能面临资金风险,这些企业可能需要寻找其他渠道来保障自己的现金流和运营。
为啥转来香港?因为咱有这实力!
根据华商财团初步估计,美国硅谷银行和瑞士信贷银行爆雷后,可能有超过760亿美元和1600亿美元的华人资产从美国和瑞士撤离,其中主要去了中国香港、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由于欧美的政客们优先考虑的是通胀,是选票,而不是银行业。所以,有不少华人资产从欧美流出,投奔中国香港、新加坡。
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金融中心之一,长期以来扮演内地与国际互联互通的超级联系人。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接受香港国际财经台专访说:香港资产管理规模达到约36万亿元,有信心香港成为全球第一的离岸财富管理中心。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3月21日发文,直接表明香港将适度优化资产及财富管理业的监管安排。包括适度简化开户与客户尽职审查;适度简化投资产品销售程序;及适度简化对自身高净值投资者产品合适性及风险披露程序。
这一波看来其实只是开头,按照目前的说法,转移的财富大多数是华人资产。
但是真正的价值在于,这件事可以让全世界的资本都意识到,原来把钱放在香港可以这么安全。认识到香港的地位,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让全球资本自动流到香港来。
这对于香港、中国来说都是绝对的大利好!
所谓的新加坡取代香港言论,自然也会不攻而破!
目前香港把握住机会了,不知道后面会不会有更多的惊喜。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