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斩断网络诈骗的罪恶链条

 一

 5月11日,第42届东盟峰会在印度尼西亚落下帷幕。峰会后发表的声明指出,东盟国家对地区内和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网络诈骗及其带来的人口贩运现象表示关注,犯罪分子越来越多地利用社交媒体和其他在线平台来介绍、招募和剥削受害者。

 在东盟国家内部,网络诈骗活动猖獗引起的担忧越来越多。据马来西亚通信和数字部长稍早前透露,在今年的东盟数字部长会议上,几乎所有成员国都提出了这个问题。他援引数据称,马来西亚每年因诈骗犯罪而损失超过50亿林吉特(约合人民币77.3亿元),而新加坡报告的损失超过20亿新元(约合人民币104.2亿元),“东盟国家需要在区域层面共同努力打击网络诈骗”。

 东南亚的网络诈骗犯罪,所影响的不仅是地区内的国家,其危害也不只是“骗钱”而已。有大量报道称,来自亚洲和更远地区的人被诱骗到缅甸和柬埔寨等国工作,很多人被迫进行电信诈骗。这些诈骗网络通常与跨国犯罪组织有联系。

 据报道,一项近期的研究显示,网络诈骗给全世界的银行用户带来威胁。根据这项研究,欧洲最容易上当受骗的是法国人,有33%的受访者承认自己曾是网络诈骗的受害者;而在全世界范围,印度人(52%)和美国人(41%)的受骗率更高。

 全球反诈骗联盟早前的一项研究显示,根据从48个国家收集的数据,2021年全球诈骗案共造成55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69.3亿元)的损失,同比增长15.7%。在包括英国、俄罗斯和新加坡在内的许多国家,网络诈骗已成为案发量最高的犯罪类型之一。在发展中国家,诈骗案件的数量也在增加。

 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今年3月发布的数据,2022年美国人因各种网络诈骗损失了10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0.6亿元),这一数额是近5年来的最高值,较上一年增长了47%,该局网络犯罪投诉中心平均每天接到2000余起求助。

 全球网络诈骗规模不断扩大的背后,是相关犯罪网络的野蛮生长。据报道,国际刑警组织的高级警官表示,网络诈骗团伙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增长,对世界其它地区产生直接影响,被这些团伙实施诈骗的受害人遍布世界各地。

 在加强支付转账环节安全管理方面,日本《假冒账户存入受害者救济法》授权银行可以冻结可疑账户,并对受害人的债务减记、受骗金额返回等做出规定。韩国则实行“延迟提款”制度,即在收到1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242元)以上银行转账指令后,若想将钱从自动提款机里取出来,需要等待30分钟以上。

 有效打击网络诈骗犯罪,强有力的执法部门及其间的密切配合不可或缺。美国、德国、日本、泰国等国均为此建立专门机构,负责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治理工作。2019年,美国成立网络安全局,专门提供大规模网络诈骗的相关线索。2018年,英国金融业协会与英国财政部、伦敦市警察局、大都会警察局联合成立专案组,专职打击欺诈类犯罪。

 由于网络诈骗犯罪往往具有极强的跨国犯罪特征,不同国家间的跨国联合执法显得尤为必要。为此,此次东盟峰会声明中特别指出,各国同意加强在边境管理、调查、执法和起诉以及遣返网络诈骗受害者方面的合作。

2023-05-19 10:19
相关热门
联系我们
星泰丰森-2021白色黑字logo-PNG-无边框
星泰热榜
7cc8530814a9bfc4a80cad4ee1a08639.png
站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