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美国地区性银行暴雷如何影响美联储货币政策_腾讯新闻+ 查看更多
会议回顾
主 题演讲: 美国地区银行接连爆雷,美联储下半年是否会开启降息周期
夏春 博士
方德金控及银科控股首席经济学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一、引言:几起美国地区性银行的倒闭
累计到今天一共有4家银行出事,从3月的硅谷银行、签名银行倒闭,到4月的瑞信集团财务危机,再到5月的第一共和银行被大摩收购,美国区域性银行接连出现的资金链断裂、流动性危机、资产损失等问题,也令市场对金融脆弱性和系统性风险的加深感到恐慌。从2001年到现在,美国一共有564家银行倒闭,很明显集中发生在2007、2008 到2009以及接下来的几年,中小银行倒闭潮或者中小银行爆雷,其实比较适合从 2008 年开始。目前几家银行的倒闭都是有共同特点的:储户占比很高、客户集中富裕、规模相对较大。
二、风险被忽视的原因
1、出事前的存款流失并不明显
由于美联储的大放水,其实出事银行的存款是增加的,尤其是他们正好服务的一些风投机构,例如加密货币机构,存款的增加量是更大的。
2、出事银行的净利润等各项指标表现良好
例如签名银行,去年四季度的净利润实际上是良好的,10.6%,另外像西部联合银行,去年的净利润也很好,高达19.1%。
3、巴塞尔协议监管下,满足所有条件
在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和修改,把流动性和资本充足性的一些要求做了大幅的提高,可以发现基本上健康的银行也好,还是倒闭的银行,他们几乎都满足这个条件。
4、FDIC公布季度数据显示银行业的整体状况较好
三、出事可能的原因
1、社交媒体时代,手机银行操作便利性使得挤兑更加容易。
2、两个指标异常:利率倒挂使得资产增速出现下滑;收入增速同比转负,但绝对值表现并非不佳。
3、货币紧缩带来的实际损失更大,4844家银行损失大约在10%。
4、出事银行的未保险存款占比普遍较高,资不抵债风险加剧。
5、资产端商业房地产占比高的几家银行股价大跌,媒体炒作夸大了商业地产的风险。
四、问题所在与解决方案
1、问题所在
狭义上讲,在SVB和其他最近关闭的银行的案例中,政府的行动避免了道德风险。导致银行倒闭的银行所有者已经被消灭了,银行的资产将被卖给新的所有者。然而, 政府的行动却放大了系统中其他每家银行的道德风险。 他们暗中为无保险的存款提供了保险,而且BTFP提供了部分无担保的贷款,因为这些贷款的抵押品不足。最后,贴现窗口和金融控股银行都以慷慨的条件向银行提供贷款。因此,政府对银行系统的总体风险敞口已经大大增加。
在短期内,银行系统减少的股权状况可能会引发信贷紧缩,重蹈2008年金融危机的覆辙,而从长期来看,政府支持的道德风险可能会导致不谨慎的贷款,就像1980年代的储蓄和贷款危机。 美联储和财政部面临的关键问题是,评估它所支持的银行的真正经济偿付能力。 巴吉特的经典箴言,即以良好的抵押品自由放贷,规定提供流动性以避免有偿付能力的银行被挤兑,同时不提供流动性以支持无偿付能力的银行。后者是政府支持的致命弱点,导致了道德风险、僵尸贷款和监管不力等问题。
经济偿付能力需要市场的检验。 从外部投资者那里筹集新的股权或长期无担保债务的能力是一个市场测试,它在有偿付能力但缺乏流动性和无偿付能力之间划出一条清晰的界限。 此外,新的资本流入将减少脆弱性,并恢复这些机构的“游戏皮肤”。
2、解决方案
在可预见的未来,限制股权支付。 虽然不是直接的市场测试,但这将保留银行系统内的资本,减少道德风险。
将继续获得政府贷款设施,包括BTFP、贴现窗口和FHLB,与增加股权挂钩。在获得贷款设施的90天内,银行必须启动资本筹集,以保持对BTFP的使用。
将所有额外的支持和监管宽容与受影响最大的银行的资本要求的普遍增加结合起来。
五、探讨:银行集中度高好不好?
1、银行真正的风险体现在两个方面:
比较集中:经营的事和别人都不一样风险就会比较大,比方说硅谷银行,专门向某个行业提供贷款,这件事情本身没有问题,如果这个行业本身就跟其他行业有很大的区别的话,那么它的风险就会很大。
银行间的密切业务往来带来了倒闭后的一系列牵连。
六、美联储对系统脆弱性的评估
1、资产评估
2、企业和家庭的借贷
3、经纪商杠杆率
4、资金风险
七、经济数据与利率政策的分析
1、银行贷款标准收紧趋缓,银行商业贷款增速接近停止
银行出现暴雷以后,无论是大银行、中型银行还是小银行,基本上都收紧了他们的贷款标准,相当于加息一到两次,但是收紧的信贷标准相较于2020年和2008年来说,还差得远,也就是说事情的影响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大。
2、股市的预警功能强大
图中蓝色的线对于金融危机的预判是最准的,研究发现,当银行股下跌的时候,往往平均来讲7个月后开始出事,这对我们今天是很有帮助的。
3、货币市场基金利差(相对3月CD)与AUM,留意挤兑风险
加息带来更多的钱涌入货币市场基金,而货币市场基金的钱反过来又投给了银行的短期借贷市场,所以当这个市场变得越来越大的时候,未来某一天可能会在货币市场基金发生挤兑。在08年的时候就发生过类似事件:雷曼出事之后,货币市场发生挤兑,一方面造成资产管理规模快速下降,另外一方面大大的抬升了整个市场的利率水平,使得金融危机更加严重。
4、大银行存款流失下降比重更高
5、国债市场的反应与未来利率走势的预期
银行倒闭事件可能会使更多人把钱从银行取出投到货币市场基金,使得更多的银行遭遇到挤兑,这是当下美联储面临的一个囚徒困境,解决这个悖论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降息,一旦降息的话,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另外一个担心是通胀,其实通胀已经开始以超出市场预期的速度在下降,已经有连续两个月的通胀下降速度比市场预期的要更快。这个本身也可以说是银行出现了危机之后,信贷开始紧缩,大家开始把这个衰退认真的考虑起来,减少开支,减少投资,减少消费。一旦通胀快速的下行的话,美联储要降息的话,就变得名正言顺了。
国债利率倒挂,其实当它真正倒挂缩小的时候,往往就是衰退来临的时候,一旦衰退来临,美联储是毫不犹豫要降息的。
6、领先指标与GDP同比预示衰退即将到来
4月份的就业数据还有GDP数据都是较好的,同时衰退并不代表GDP的增速变成负数,目前的GDP比过去进入衰退时期的GDP同比增速都要更低。一旦失业率开始上升,或者一些经济数据趋势开始明显下行,美联储需要果断降息。所以这一次是地区银行危机,市场现在预测7月份就要去降息,这是化解目前的地区银行危机的最好的办法。市场认为大概率会较快的进入到降息,如果下半年不降,到明年一季度也是绝对要降的了。
Q&A环节
1、美国债务上限会议又被推迟,如果未能在期限内达成协议,市场可能带来什么影响?
答:
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两党基本上会拖到最后几天甚至最后几个小时去达成和解。共和党希望民主党削减开支,但是叫价太多目前无法达成共识。如果6.1还没有同意,采取的第一个方法就是延期,可能延期到明年1月,该发的债继续发,该还的钱继续还。但市场会有一个比较坏的反应,可能会给失业率、GDP和股市债市造成冲击,但有可能也会成为一个特别好的投资时间点。
2、假如美联储不向市场预料的降息,会怎么样?
答:
如果美联储真的不降息,实际上会对银行造成一个连锁反应,只要储户把钱从银行取出放到货币市场基金,那么银行就会继续出问题。另外就是房地产、商业地产会出问题,虽然目前房价没有出现大跌,但是交易有大幅的下跌,但媒体把商业地产的负面放大了许多,其实实际上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还是市场的博弈。我们倾向认为如果6月份的通胀降下来能够降到2.5的话,美联储就可以长舒一口气,但肯定还是要维持一段高利率让通胀不要再反复。
3、国内的CPI持续走低,叠加制造业数据不及预期,那会有更多的一个刺激政策吗?以及对A股的影响。
答:
不排除CPI接下来可能会进入同比负增长的可能性,现在大家都在期待刺激政策,比方说降息,但我个人觉得降息的效果可能并不太理想,现在的利率已经非常的低了,很多银行和企业其实都可以以很低的成本借到钱。但是现在的就业不好,实际上是服务业不好,购买力不足,形成了现在的困局。而服务业的复苏是需要时间的,只有让服务业慢慢信心起来,才能解决更多的就业问题。政策上不能束手束脚,香港的消费券效果还是不错的,美国政府也扮演了一个帮助老百姓这样的角色。
对A股的影响,其实无论A股还是别的股,大家尽可能的把投资的选择面去扩宽,我们希望A股的上涨更多的是实际的经济政策的落地,通过企业活力消费这一段带起来,目前很多板块没有办法支撑它的股价(被市场推高了)。
注:本文观点仅供观点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