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事件

杨德龙:瑞银完成收购瑞信暂时化解欧洲银行业危机

发布日期:2023-06-15 15:36

6月12日,瑞银集团宣布已完成对瑞士信贷银行的收购。收购完成之后,瑞银就成为资产负债表达到1.6万亿美元的“巨无霸”银行。瑞信出现问题甚至出现破产风险之后,瑞士政府担心可能会对金融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为了避免瑞信破产,由政府注资救助,并且推动了瑞银以30亿瑞郎收购瑞信,和当时的价格相比,大概是瑞信市值的四折左右。因为在瑞士,瑞信是仅次于瑞银的第二大银行,也是全球银行业监管机构认定的30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它的破产可能会对欧洲银行业甚至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这次瑞士联邦政府和瑞银发表声明,双方已就瑞银收购瑞信的交易签署损失保护协议,一旦瑞银因为这场紧急收购所致损失超过50亿瑞郎,瑞士政府将承担超额部分,但以90亿瑞郎为上限,相当于瑞士联邦政府为这次收购提供了一定的担保。

瑞银收购瑞信用时不到三个月,但是要完全吸收消化瑞信可能需要3~5年的时间。在收购之后,瑞银管理资产规模将达到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财富管理机构,瑞信也终结了167年的历史,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次收购的完成对于全球银行业乃至全球资本市场都具有正面意义,避免了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在收购完成之后,新集团可能有12万员工,并且资产管理规模达到5万亿美元,成为一个“巨无霸”资产管理机构。随着管理资金大幅增长,在投资管理上会存在更大的挑战,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企业文化融合。瑞信和瑞银虽然都是瑞士的两大银行,但文化上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瑞银收购瑞信之后,首先可能要在企业文化上实现统一,消化吸收瑞信。另一方面,在人员上可能会大幅裁剪瑞信原有的一些部门和员工,精简机构,因为两个银行有很多重叠的部门,如果不进行裁员精简的话,可能会出现很多重复性的岗位,给银行带来较大的人力支出成本,所以可能瑞信的很多部门或员工面临着被裁的风险。

这次收购对银行业可能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短期来看,瑞银完成收购瑞信之后,瑞信危机虽然解决了,但是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欧洲的银行现在面临的问题,其实主要是欧洲经济增长低迷,很多国家债务水平较高,不良资产的规模也水涨船高,很多银行体系比较脆弱,部分欧洲国家还没有完全从2008年欧债危机中走出来。这次瑞信被收购,可以说很大一个影响因素是欧洲央行连续多次加息,大幅提高利率,对经济增长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导致欧洲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也在加大。这次收购之后,国际评级机构将瑞银的信贷评级从A+下调到A,体现出评级机构对瑞银收购瑞信之后的运行情况还是有一些担忧的,因为毕竟是两个“巨无霸”合并,而且是在瑞信出了一系列重大投资失误之后的合并,在合并之后,这些投资失误造成的损失以及所引发的信用危机还没有完全解决,瑞银不得不花很多资金以及精力去处理瑞信的历史遗留问题,甚至有可能将一些有毒资产传染到瑞银上,这也是很多投资者所担忧的问题。当然,瑞银体量比瑞信要大,并且在收购的时候为了防止出现毒性扩散,瑞银也会采取一些预防性措施,包括对于企业文化的统一,对于人员的调整,以及一些资产的隔离等等,从而避免收购之后将瑞信的危机变成瑞银的危机。

分享到: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立即登录.

相关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