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业绩暴雷不断,你却只盯着净利润?这个财务指标才更关键+ 查看更多
前期,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公布2018年年报和2019年一季度时,一些优质的上市公司的报表依然靓丽,依然受到市场好评,但是少数上市公司却出现了业绩大变脸,即使是二线的白马上市公司也出现了业绩暴雷的情形,让很多投资者错愕不已,甚至是一些金融业内人士都大呼不解。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应该怎样避免踩雷呢?那就是在关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的净利润的同时,不能忽视另外一个重要的财务指标,那就是——【扣非净利润】!
在了解扣非净利润之前,先说下投资者比较熟悉的是净利润,从概念上讲,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是指上市公司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简单而言,净利润就是上市公司的税后利润,一般来说,只要是上市公司当期赚的所有的钱都能算是净利润,就好比某位粉丝阿超,阿超在4月份的工资、炒股赚的钱、转卖二手家具赚的钱、老婆心情好给的零用钱等等都能加入到净利润的计算之中,除去支出和税,剩下的部分全是阿超4月份的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简单打个比方,A上市公司是一家纺织行业的上市公司,一般来说,主营业务与服装相关,但是A上市公司看房地产挺火爆,于是在2017年买了60套房,在2018年卖出时赚了6000万,这里的6000万就属于非经常性损益之中的收入,假设A上市公司在2018年主营业务的净利润是3000万,那么,加上卖房赚到的6000万,2018年的年度净利润就是3000+6000=9000万,事实上,卖房赚的钱虽然属于利润,但是并不是主营业务产生的,并不具备经常性或持续性,因此,在计算扣非净利润时,卖房赚到的6000万并不会计算在内。
更生活化的比方就是,一位白领,4月份的工资10000元,4月支出了7000元,这位白领在4月炒股赚了2000元,净利润就是10000-7000+2000=5000元,由于这个炒股赚的2000元属于非经常性损益,那么,计算扣非净利润时并不会统计在内,或者说需要扣除,那么,扣非净利润就是5000-2000=3000元,相对比一看,就能知道3000元才能真实地反映这位白领的常态盈利水平。
3.如何运用扣非净利润评估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