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冒充公检法”诈骗,骗子“反制”并跟你“见面”

发布日期:2023-07-11 15:39

真实案例

近日,刘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00597******),对方自称是公安局民警,告知刘女士名下的银行卡涉嫌洗钱犯罪,要求她添加“警官”的企业微信,以便查清楚银行卡里的资金是否涉嫌犯罪。刘女士根据对方提供的企业微信号,添加这名“警官”为好友。

随后,这名“警官”通过发起微信视频与刘女士聊天,刘女士在视频中看见对方身穿蓝色制服,便没有怀疑。 这位“警官”在企业微信里发送一个链接给刘女士,刘女士点开此链接后发现上面显示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网页。

(伪造的“最高人民检察院”网页)

刘女士在“警官”指示下 输入了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来查询她的“涉案相关信息”,随后她看到网站上出现一张“全国通缉令公告”,上面写有刘女士的身份信息、联系电话以及“犯罪行为”。她看过后彻底慌了,便信以为真。

(虚假“逮捕令”“冻结管制令”样本)

接着,这位“警官”又发送一个网址给刘女士,刘女士按指示点击了网页上的“资金清查窗口”,按照对方要求填写了自己的个人信息。对方声称刘女士的身份信息可能被他人盗取用于诈骗,并称她的钱款被犯罪分子投入到网贷平台放款盈利,“要进一步核实网贷平台中的额度”,如额度与涉案资金一致,需冻结该笔资金。

刘女士按照要求做身份认证动作,并一步步打开支付宝、微信等软件办理借贷业务。最终,卡上的3万余元被对方转走。

在日常生活中

一些受害人平时很少和“公检法”打交道

故而在骗子布设的骗局中

一听说对方是“公检法”人员

极易心慌意乱、手足无措

而骗子正是利用了这种心理

从而实施诈骗

受害者一旦落入骗子的圈套

极易上当受骗

其实

只要知道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套路

熟悉其衍生的话术

基本上就可以对这种诈骗套路免疫

传统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套路”一般是

升级换代后的新招数

1

视频笔录

为使骗局更为逼真,不惜真人上演。

骗子让受害人添加“民警”的QQ、微信后,会要求你前往异地公安局接受调查,或者“做个视频笔录”。对忙于工作的人来说,“视频笔录”当然是首选。

视频连线后,对方会有身着“警服”的男子一边向你出示“通缉令”,一边听你诉说冤情。

(假的QQ号以及出示的假“证件”)

(诈骗分子身着“警服”开启视频聊天,出示“通缉令”)

2

账户加密

也许是“公检法不存在安全账户”已深入人心,骗子见招拆招,又弄出了一个“账户加密”。

既然你没有洗黑钱,那你的银行账户一定是被盗了,要马上安装一款名为 “安全防护”的App(或英文名“protect”,专为高知人群打造),在App内填入手机号、银行账户、验证码,就可以“对银行账户加密”。

泄露了银行验证码等相关信息后,你的账户便能任由骗子任意支配。

(假“安全防护”APP界面)

3

网贷冻结

传统骗术,能让你倾家荡产;全新骗术,还能让你身负巨债。

对方表示涉案资金清查时,网贷平台中的额度同样需要冻结,所以要你把京东、美团、微信、支付宝等平台中的贷款额度全部提现,一并转至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

一旦你信了,骗子就会从网贷平台中完成贷款提现!瞬间你就成为了大额负债人!!!

套路

识破

第一步:取得受害者信任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受害人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住址、电话等个人隐私信息,从而获取受害者初步信任。

第二步:震慑

不法分子会通过严厉的语气,强势震慑并控制受害人的思想,使受害人一步一步进入骗子的层层圈套。

第三步:恐吓

不法分子通过出示伪造的“通缉令、拘捕令”,增加骗局“真实性”和受害人的负罪心理,让受害人彻底相信自己卷入违法犯罪,可能将要身陷囹圄,结果就会对骗子们深信不疑。

(骗子常用的经查证“假”通缉令图片)

第四步:转账

骗子声称要“资金调查”,诱骗受害人入局。他们利用受害人想尽快自证清白、洗脱罪责的心理,受到威逼、恐吓之后往往就对骗子们言听计从。等受害人转账甚至贷款转现到所谓的“国家安全账号”后,他们的骗局便能“大功告成”。

2.凡是通过电话、QQ、微信或者其他通讯交友软件办案做笔录、视频讯问的“公检法机关”,都是诈骗!

3.凡是通过网站或者APP出示带有“公检法”的名称标记的种种“通缉令、拘捕令、警官证”,都是诈骗!

4.国家司法机关在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时,会现场当面出示《拘留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通过传真、网络发送任何“法律文书”的,都是诈骗!

5.公检法等国家司法机关不设立“安全账户”、“验资账户”,非特殊情况也不会采用“视频取证”方式。但凡要求使用“QQ语音、微信语音”做笔录的,都是诈骗!

6.如果您在拨打亲友电话时,发现有“停机、空号”等异常情况,需提高警惕,请设法通过其它途径联系该亲友并立即报警,核实情况并提醒对方谨防上当受骗。

最后

针对此类骗局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

遇到事情

一定要和家人朋友多商量

发现被骗

一定要及时拨打110电话报警

来源:承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分享到: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立即登录.

相关热门